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召开全院通讯员工作座谈会,咱们大家聚在一起交流学写新闻的心得体会。我也是一个写作新闻的爱好者,我谈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与大家交流,请同志们提出宝贵意见。我当初学习写新闻,是生存和生活所迫,1987年,我在扬州上卫校,因为家里穷,没有钱供我上学,我就自己写稿子,写科普文章投稿,一篇豆腐块2块钱,最多的一篇是二版,一篇8块,我辛勤耕作,一个月挣到50多块钱。后来,我逐渐的爱上了写新闻,习惯于写新闻。在医疗工作中、在扶贫支农工作中我都及时写作。俗话说:工作做得好,宣传是法宝。学写新闻很重要。(插一段)
下面我谈六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传播事实的重要形式,是报纸上的主要文体。报纸是由各种文体组成的定期、散页出版的综合读物,印刷物。报纸上有评论、通讯、新闻、文章、小说、诗歌、照片等等。
从广义上讲,凡是以反映事实为主的文字体裁都是新闻。如通讯、消息、新闻照片等。
从狭义上讲,新闻主要是指消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从表现形式上看,就是报纸上常见的冠以“本报讯”,“新华社XX日电”、“据新华社讯”等等“讯头”、“电头”的新闻消息。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会写新闻?
早在65年前,也就是1946年,时任毛泽东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的胡乔木同志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做《人人要学会写新闻》。他说:“我提议,我们人人要学写新闻。我们做革命工作而能识字作文的人都应该学会写新闻,就如同都应该学会说话一样。”为什么呢?他讲了五条理由:
一是责任所在。他说:“因为新闻是最主要、最有效的宣传形式,可以说不学会使用这种形式,他就不要说什么宣传――而宣传,当然是我们大家都有责任。”
二是作用很大。他说“要谈作品之多同读者之多,从来没有一种文字形式能够跟今天的新闻相比。一张日报上动不动就是几十篇,而一天世界上该有多少种日报?读者在世界上要用万万来计算,就在中国一天至少也有几百万。无论孔子、司马迁、唐宋八大家,谁梦想到过今天咱们这等好福气!我们生在新闻的时代,看着这大好机会,决不能白白放过。”
三是避免空话。他说“写新闻第一要言之有物,有话即长,无话即短。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所以学会了写新闻,可以叫人避免说空话,避免说不确实的话。”学写新闻还叫我们会用叙述事实来发表意见。
四是讲求效率。他说“写新闻不光是练习观察,而且更要紧的是练习表现。新闻的发表不光是论日子,而且要论钟点。所以十分钟里写成一条新闻,所谓“倚马可待”,我们确是要练成这副本领。
五是经济明了。他说“新闻工作的表现既要迅速,又要准确;既要明了,又要经济,经过学写新闻的路子,你就能找到一种迅速、准确、明了和经济的表现方法。
最后,他这样总结道:“新闻是一种时代的科学、时代的艺术,它的发展前途正是辽阔无限。如果人人都学会这门科学和艺术,不但对于我们新闻工作有极大好处,而且对于我们的全部工作,甚至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品质,一定都有极大好处。”从胡乔木同志的讲话中,足见学会写新闻是何等的重要。
第三个问题,说说学写新闻。
所谓学会写新闻,说到底就是学会用事实来发表意见。“事实胜于雄辩”。学会写新闻,就是学会用所见所闻的事实阐明我们的观点。
新闻是报纸的“常规武器,常备武器”。作为一个通讯员,首先要学会写新闻。有的人看不起写新闻,认为有的新闻只有几百个字、几十个字;有的登在报纸上只有“豆腐干”、“火柴盒”那么大,不如写篇其他文章光彩。其实,写新闻不一定比写其他文章、通讯容易。本人深深感到:写一篇文章虽费时但不难,而要写好一篇新闻、特别是写好一篇重要新闻却很难。可以说:学写新闻看似容易,实际却很难。
要写好一件新闻,用新闻界的行话说,要有“新闻鼻子”、“新闻眼”,要善于发现新闻,迅速提炼出主题思想,并在短时间内写出来,使读者一目了然。因此,每个通讯员不可小看写新闻,一定要练好写作基本功。
第四个问题,说说新闻采写的发现与表现。
怎样采写新闻?一个是采,一个是写,两者有区别,又有联系。用简单的话说,采就是发现新闻,写就是表现新闻。打个比方,记者、通讯员似小蜜蜂一样,负责采花酿蜜,你采得的花香不香,你酿的蜜甜不甜,也就是要经常问问自己:你发现的新闻好不好,你表现的新闻精不精,或者叫巧不巧。
一、先说发现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发现对艺术创作十分重要。记者、通讯员要写稿件首先也在于发现。
在哪里发现呢?
(一)从群众生活中发现新闻
人民群众的生活如大海。江泽民同志对全体新闻工作者寄予殷切希望:“到生活中去,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好比无垠的大海大洋,我们是人民的记者和通讯员,要敢于善于到人民群众的海洋里弄潮撒网,努力采写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好稿子。因为在改革的时代、开放的时代,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带来的思想方式的变革、千百万人心灵深处的变化才是最深刻和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经常、最大量地表现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中。为此,提倡记者、通讯员下大海,到“深水区”采访。著名记者安岗说:“到基层看形势,脚板底下出新闻。”他在人民日报担任老总期间,经常带领中青年记者深入车间、田间、船头、车站采访。我体会,靠“抄”写不出好稿件,靠采才能出精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现场,及时发现新鲜的“鲜活鱼”。
(二)从身边门口发现新闻
人常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我说:“记者也写门边稿。”记者乘飞机、坐火车出远门是一种采访,而在门口、身边也能发现新闻。我们住的机关宿舍周围有商场,有影院,有医院,有学校,有建筑工地,这些地方和单位都是记者的用武之地,利用茶余饭后和节假日去聊聊天,顺手牵羊(写稿),何乐而不为呢?
济南柴油机厂工会干部陈昌隆是我的文友,是个新闻摄影爱好者、通讯员。有一天,他刚出厂门就被常年在厂门口收废报纸、酒瓶的年轻人叫住,年轻人说:“陈师傅,请您给我拍张照片行吗,我写了一本诗集要发表,出版社非要张半身个人近照不可”。陈师傅很快给他拍完照片,他心灵一动,心想,一个多年收破烂的人,真能写出诗集来,不是一大新闻吗?于是,他开始对这位破烂王进行了细心观察、与之闲谈,并随他一起收废品,从中陈师傅惊奇地发现,他收来旧书刊、报纸后,总要仔细阅读、剪贴并记笔记,仅记的笔记就上百万字,然后才卖掉。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师傅经采访掌握了这个青年人刻苦学习的大量素材,采写了《一个破烂王诗人——高远》的长篇通讯及照片,就在高远的诗集出版的那一天,陈师傅将稿件投向了媒体,很快省内外几十家媒体争相报道,一时轰动全省。
(三)从冷地方发现新闻
我当记者有个怪劲,别人走得多的地方,我尽量少去,别人不去或少去的地方,我却想多走,特别是去那些记者一般都不可能去的地方。
(四)从新闻中发现新闻
电视、报纸、广播天天传播新闻。我们多读报纸,多看电视,多听广播,从中也可发现新闻。“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写别人写过的新闻,能不能写出点新味道呢?我的看法是,你写的浅,我写的比你深;你写的是什么,我写的是为什么;你写的“面面俱到”,我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一个叫段存江的通讯员,1986年的一天晚上,他看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发现崇文区委、区政府领导改进作风,千方百计为老百姓办实事。第二天,他赶到区委机关办公大楼采访,发现办公楼是50年代盖的,墙皮脱落,地板打了补丁;区领导坐的小车是老上海牌。他们手里有了钱,不是先打扮机关,而是先装备市民,把钱花到教育、卫生、体育事业上,花到绿化、美化环境上。于是他访问了这个区近七年的三任区委书记,他们在新老接替之间开展接力赛,并以这么三句话相互共勉:“生活在群众之中酸甜苦辣一齐尝”;“老百姓受冷,我们也觉凉,他们热了,我们也暖和,群众生活有什么问题,我们也知道那种滋味”;“我们不高明,但我们离群众近,群众反映的问题,我们马上能知道”。 他在进一步采访中发现,崇文区的领导干部想到的是大多数居民的利益,而不是只顾少数人的利益,他们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体化了。他采写了通讯《时刻想着为群众办实事》,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并配发评论员文章。举此例说明一个观点,就是从别人写过的新闻里发现新闻线索,进一步深入采访也会写出好的新闻。
(五)从“会海里”发现新闻
如今会议多,记者、通讯员如何在会议中发现新闻也是一道难题。会议种类多,形式多种多样,要求记者、通讯员采写会议消息也要采用不同方法,打破老框框,闯一闯新的路子。
发现新闻贵在要有敏感性强的“新闻鼻子”。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你能及时闻出事物真假,闻出香臭,闻出美味佳肴,这是记者、通讯员要必备的基本功能。
二、再说表现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我怎样写作》一文中说:“最难的是开头,也就是第一句。就像在音乐中一样,第一句可以给整篇作品定一下调子,通常要很长时间去寻找它。”这位大作家讲的就是写文章的表现。你发现了新闻以后,如何表现好新闻,包括提炼主题,精选材料,安排结构,开头结尾,制件标题,都要舍得下功夫。表现就是要讲究技巧,追求新题目、新品种、新内容、新形式、新语言、新观念。为达此目的,我这里讲五句话、二十个字。
第一句,换换思维。
“换位置思考,换角度写作”。因为我们写新闻报道的思维有些“老字号”了,习惯从上边往下看,从领导角度看群众,而很少从下边看上边,从群众角度看领导,这就需要换换视觉,有正面视,也有背后面视;有远处视,也有近处视;有高处视,也有低处视;有斜面视,也有侧面视。总之,要多面视,不要一面视,一面看易片面。
第二句,巧当厨师。
同样的蔬菜,同样的米面,同样的肉食,同样的调料,不同等级的厨师,做出的饭菜品种和质量大不相同。高明的厨师做出的饭菜一周不重样,顾客常吃常新。我们写新闻报道也要学学巧厨师的本领,写出的稿子不重样,读者常读常新。
“我写的文章,下一篇要与上一篇不一样!”一位老记者经常这样提醒自己。他有追变求新的愿望,写文章不落俗套。现在,我们习惯写消息“火柴盒”,写通讯“老三段”,写评论“板面孔”,不活不新。怎么办?先从自己做起,探索一下新的写法。
我们写新闻报道提倡多样化,多品种,不仅会写消息、通讯,还要学会写特写、速写、记者来信、评论、调查报告等。还要试写杂交品种,比如用通讯笔法写消息,用评述笔法写通讯,用随笔手法写新闻,用散文笔法写通讯。玉米、稻谷杂交能高产,新闻报道用杂交写法也可出精品。
第三句,我就是我。
世界著名作家田芬说:“世界上有很多笔,如果我这支笔没有特别,它就没有可能存在,也没有必要存在。”作家创作提倡“这一个”,记者也要提倡发展“这一个”,我就是我,你就是你,他就是他,应该“手握笔杆杆,各耍各的点”,“各念各的写作经,各唱各的拿手戏”。做一个新闻记者,手中的这支笔,要有自己的特色。众多的记者、通讯员,如果一个做一盘风味名菜,大家端到版面上,就是一个丰盛的宴会。所以说,当记者、通讯员要培养自己的风格,让人见文如见其人。
怎样培养自己的写作风格呢?我看有这样三点:首先是风格与人格,人品正,文风好。其次是技巧与作风。写文章讲究技巧,技巧又与作风不无关系。有深入采访的好作风,才能有变换写作的新技巧。再次是有特色的语言,写作风格集中表现在语言上。语言要有个性,有人“乡土味浓”,有人“书香味浓”,有人“油泥味浓”,有人“科教味浓”,也就是说,见文如见人,人不同,笔不同,风格不同。读者的层次不同,品味不同,记者需要以不同风格的文章来满足“上帝”。
第四句,逼逼自己。
人常说:“熟能生巧”。是的,写稿写熟了,技巧也多了。这是一面。但还有另一面,熟能生旧,就是说,写稿写熟了,也容易落入俗套。写新闻报道从生到熟是第一难,当写熟之后,再往“生”写(提高或突破),遇到的第二难比初学写稿更难。因为人的脑筋,容易避生就熟,避熟就生不容易。轻车熟路走惯了,写作的与发表的顺当,已经使你消除了苦思冥想的习惯。你不想强迫自己继续艰难地思索,也不想让自己的采写体验深入一个新的境界。我们写稿也有满足于轻松这种状况,打破僵局首先要做的是:走出轻松。或者叫“重车生路”,拉重车,走上生路。
从“轻车熟路”到“重车生路”,需要自己逼逼自己,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突破自己,自己超越自己。在动笔写稿的时候,可以问问自己:题目是不是老掉牙了?内容是不是陈芝麻烂糠了?语言是不是空话大话套话多了?如若无新就是守旧,应先来个自己否定自己。通过写这篇稿子,我进一步悟出一条道理:写稿要求新,逼逼自己最要紧。
第五句,学点艺术。
宣传报道经常强调指导性,可读性。指导性是第一位的,同时不可忽视可读性。如何把这两性紧密结合起来,我认为,写稿要重视和掌握艺术性。
新闻报道主要是写事,但也要写人,写人的对话,写人的心态。只见事不见人,新闻生动不起来。要写人,少概念,少叙说,多形象,多情节。记者、通讯员也要学点文学,多读古今中外名著,增加写人物的技巧。你看《红楼梦》,曹雪芹笔下的各种人物写的多么生动,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的白描手法,应用在新闻报道的写作上,当然不是写小说虚构,而是把真人真事写得活起来。
既要写理,又要写情。一种文章是以理服人,如评论等;一种文章是以情动人,如通讯等。两者也可结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情理结合,文章耐读。现在我们有些文章理多(空道理多)情少,说服力差,值得研究和改进。为什么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和电视剧《儿女情长》产生那么大的社会轰动效应,就是因为以情感人,以情明理,以情传德,以情颂扬精神文明。我们写新闻也可倡导“情”文,减少空洞的、居高临下的“说教式”,增加平起平坐、又说又笑的“谈心式”。
写新闻必须说真话,不说假话。但是,只说真话实话,没有点文采,还是表现不出发现得来的好新闻。说到文采,那是同风格不可分的。古今中外,有成就的名作家、名记者都有各自的风格,泾渭分明,决不含混。记者、通讯员写稿也要有创见,有新意,有文采,不要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空洞的废话以少说不说为宜,浪费纸张的事尽量少干或不干。“板凳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
第五个问题,说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介绍我2005年在云南开座谈会认识的一个文友——湖南省汉寿县交通局李克明采写的经验。
说到新闻采访,作为业余新闻工作者,他就是在生活中,坚持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捕捉新闻题材,几乎每采写一篇新闻都有一个不同的小故事。
“路过巧遇”。1991年10月2日那天,他去汉寿县航运公司办点事,路过城关交管所门前,听见里面一中年男子激动的话语,句句寄深情。也许是受职业本能的驱使,他情不自禁地停下步来,扒开人群,挤进门口一打听,原来是一个体运输户前来上门道谢。为什么一个体运输户对交管所竟怀有如此深情呢?他立即就地对当事人进行了现场采访,事迹的确感人至深,事后他写出了《交管所救了我一命》一稿,1991年11月2日被《中国交通报》采用,并获得“鄂运杯”征文一等奖。
“茶余饭后”。众所周知,1995年湖南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那一段凄风苦雨的日子里,家家户户无不在谈论抗洪抢险。一天刚吃过晚饭,李克明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灾情,邻居的小女儿突然闯进来大声叫嚷着:“李伯,隔壁院吴叔刚从大南湖回来,听说一个叫唐什么的,真了不起,一个人从洪水中救起一千多人……”听到这儿他猛一惊,拔腿就往外跑,接着先后找了几个从南湖回来的同志进行了解,然后根据他们提供的线索,连夜又进行了追踪采访调查。经反复核实,运输户唐长富在大堤决口时,不顾个人安危,冒死从激流中救起1700多灾民。采访结束,李克明心潮起伏,连夜就写出了《受灾群众集体为唐长富请功》一稿,1995年8月1日被《中国水运报》采用。
“电话机旁”。1987年冬的一天,春节已经快要临近了,李克明正坐在办公室赶写一个材料。这时,电话里不断传出副县长与局长的对话声,顿时使他觉得有些蹊跷,晚上找到局长个别进行详细了解,才知道,是这位主管公交的副县长,为让老百姓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特改扮成农民模样,深入各渡口调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结果发现了一些好典型,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事后,为了慎重起见,李克明又分别到各有关渡口进行核实采访,不出三天就写出了《副县长微服查客渡》一稿。1988年1月19日被《中国河运报》头版头条采用。
“悠闲聊天”。1993年的一天,他和几个同事在一起聊天,各自谈自己工作上的难处,当讲到汽车维修市场管理时,都说蒋家咀事件后,形势急转直下,如今的维修市场只怕要刮目相看了。他抓住这一信息趁热打铁,次日立即赶赴蒋家咀,对三个重点厂家进行了调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触目惊心的数字,都充分说明企业的确需要强有力的市场管理。触景生情,一时使他写兴大发,回到家里立即挥笔写成《汽车维修企业争“婆婆”》一稿,1993年6月8日被《中国交通报》采用。
“街头巷尾”。一次他去县里开会,路过一条街,无意中发现路旁有两个人在那里“摆龙门阵”,手舞足蹈,甚是有趣。他凑近一听,原来是航运公司两个职工亲属,在那里侃该公司经理何大新,如何请客不到,送礼不收的趣闻轶事。听到这一议论,原本不太清晰的感觉,顿时豁然开朗。第二天,他马不停蹄赶到航运公司,通过为时三天的实地调查采访,使他眼界大开,随后写出了《有正气才会有魄力》一稿,1994年8月30日被《中国河运报》采用。
第六个问题,说说发掘新闻内涵,提高报道质量。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这是一项根本性的任务。在日常工作中怎样提高新闻报道质量,途径很宽,方法也很多,其中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准确的眼光和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准确的眼光可让人识别新闻的价值,高超的新闻写作技巧,能保证人的报道为人们所喜欢,从而实现内容正确和形式完美的巧妙结合。
一是要抓住准、难、新、特,挖掘潜在价值
新闻不仅有它的表现价值,也有它的潜在价值。报道时要抓住准、新、特,挖掘新闻的潜在价值,以思想深度取胜。
“准”是准确。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准确也是。准确的东西,越宣传越能获得好的效果。不准确的东西,越宣传,危害就越大。有的媒体,不注意深入采访,单听厂长经理们一家之言,刊播报道,内容却与稽查特派员的调查相反,产生很坏的影响。有的媒体,不遵守宣传纪律,没有准确地把握精神,随意刊登一些内部精神,甚至是仅在讨论中的事情,在群众中引起误解。
“难”是难度。一个“难”是采访难度之难。中宣部和各新闻单位再三强调,要深入宣传,纸上得来终觉浅。目前,我们的新闻报道之所以干干巴巴,与泡会议、跑机关、住宾馆、抄材料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事实已经反复证明,好新闻常常是深入基层后得来的。另一个“难”是对政策搞懂、弄清、掌握之难。自己弄不明白,便无法指望讲给群众听。在这方面,讲学习是要一再重申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稿子,一般来说也是出自有所准备的人的笔下。
“新”是新经验,新做法,还包括创新,新颖。新时代常有新典型、新生事物、新题材,这本身就具有巨大的新闻价值,对此我们的新闻工作者是不会放过的。在创新方面,有时力度不足,陈旧的写法总不会令人满意。写新闻一定要以独特的角度取胜。同样的典型,差不多的材料,就要求人们以新的眼光、新的角度去发现。思维要创新,写作要出新,材料运用也要翻新。
“特”是特色。从大的方面来说,报纸、杂志是有自己的特点的,报纸、杂志宣传也要有自己的特点,不一锅煮,不一阵风,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体现自己的长处。从小的方面来说,每个记者也有自己的风格。要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独。在这方面,也要有点学他人者死,创自己者生的劲头。
二是要拉近心理距离,追求新闻深度
新闻如与人们的生活过远,是不会产生多大的效果的。我们要有意识地把新闻尽量地拉近我们,努力加深新闻的深度。
向人靠近。新闻的绝大多数的主体是人。向人靠近就是要把最吸引人的思想、情感的东西交给受众。1000万人死亡是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么死是生动情节。
我国驻美国大使李肇星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1998年6月25日傍晚,应国家主席江泽民的邀请,美国总统威廉·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克林顿乘总统专机抵达中国著名古都——陕西省省会西安市,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九天的国事访问。在西安郊区与农民座谈,他问一个老农对改革开放的看法。这位老农告诉克林顿,改革开放前,他们一家靠种地为生,一年仅得100元,十年后他们一年可分300元。现在除了种地还有副业,一年可净得1000元。老农的回答让克林顿频频点头。接着克林顿又问一位年轻人。年轻人是个开餐馆的个体户。他说,改革开放前,他什么都不会做,种地也种不好,生活十分困难。后来他学会了厨师的手艺,在附近开了家餐馆,现在家里不缺吃不缺穿,还盖了一幢小洋楼。克里顿听后说,改革开放后你有了选择职业的自由。年轻人说,是的。他还热情的邀请克林顿到他的餐馆去吃饭。克林顿说,我在职期间恐怕不会有这种机会,因为请我吃饭的人很多。年轻人立即说,那就请总统卸任后到我的店里来吃饭。克林顿非常高兴,说你是第一个在我卸任后邀请我吃饭的人。克林顿问年轻人,需要他帮助做些什么。年轻人说,如果可能的话,你能不能帮我在美国办个营业执照,我要把餐馆搬到美国去。克林顿说,奥,我终于明白了你是怎么取得成功的了。这么精彩的一次对话,国内无一记者予以报道,十分令人遗憾。这条新闻简单到几乎无须概括总结提高,只需发现、照录下来即可,可惜我们的眼光停留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仪式上了,使这条好新闻消失在视线之中。
拉近距离。新闻的接受心理中有一点是求近。近,既是空间概念,也是立场、情感,更涵盖“三贴近”。拉近距离不是口号,它是我们工作中需要努力才能实现的一个目标。举一个例子:1999年4月7日,朱镕基总理访美,我们的报道当然十分准确,但时常感到有一些距离。而看《参考消息》上的一些报道,有的只是一些花絮,却让我们感到与我们的距离很近。如朱镕基在谈到所谓中国在美国搞间谍活动并窃取核武器技术的传闻时说:“请记住,当你返回中国时,别带回任何东西,这样你就不会接受到调查了。”在麻省理工大学访问时风趣地说:“请校长不要误会,我绝对不是要一个荣誉学位,我不要‘政治献金’” 。谈笑间,一个站在政治高度、灵活把握尺度、不失魅力风度、善于解决难题的泱泱大国的领导人形象跃然纸上。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方式方法的问题。
用事实说话。我们反对空洞说教,反对枯燥干巴,我们最有效的武器是事实。有了事实,我们怎么用事实来说话,却是技巧。1999年5月18日 22:26 新华社电,李肇星大使在驳斥美国制造的所谓核泄密时说,中国有强大的技术力量,30年前,我们已经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而早在三四百年前,中国人已经试验火箭升空。意思是说,没有美国的时候,我们已经试验了火箭,今天当然更不用从你那里得到什么了。这是事实与技巧的完美结合。
拉近心理距离,还有许多手法,就看你怎么跳出一般思维来挖掘了。
三是要找到结合点面,力争上下满意
上下满意是指导领导和群众都满意。这是我们的新闻工作的目标,说起来容易,做到难。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报道中找到结合的点面,结合的点面主要表现在:
上下结合。上下结合是指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宣传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相结合。上下结合要找切入点。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都是党的宣传工具,必须与党和人民保持一致。但落实在形式上,是有区别的。政府发出的往往是指令、计划、公文,政策性很强。落实在宣传上则有个转换以便于人们接受的问题。
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要找兴奋点。经过党多年的培养,讲政治一般对大多数新闻工作者来说都八九不离十。目前亟须研究的,是如何把政治讲得更艺术、更巧妙,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措施变成真实的、有用的东西交给群众,同时又为群众容易接受,使新闻媒体成为群众须臾离不开的精神食粮。这里,如何把热点问题宣传好,热中带稳,稳中有热,稳热结合,以稳为主,是我们要适度把握的一个问题。
内容与编发的时机的结合。内容与编发时机的结合要找接受点。有些酝酿中的政策,提前刊登,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严重的还会让改革的事物在半途夭折。消费信贷推出的失败,正在于银行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不了解,在于对消费需求的不掌握和客观上的消费时机不成熟。发稿时机合适,常常容易使报道为大家接受,往往能起到更大更好的宣传效果。
提高宣传水平,要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在实现上,把握内容上的正确总的说来不算很难,难在把讲政治艺术地实现好。实现好是一种观念,是具体的工作,是一种高超的表现形式,实现好也是艺术。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时对新闻战线的同志提出了五个根底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新闻业务根底。新闻宣传就是要把政治和表现形式结合好,精神不照搬,解释要艺术,视角要独到,特色要鲜明,思想求深刻,评论要点睛,要用群众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语言和形式搞新闻宣传。
我自己的心得体会是,做记者做通讯员五要:眼要到——观察事物须仔细;耳要灵——平常话里有实情;手要快——笔和本子随身带;腿要勤——发现线索追不停;嘴要巧——提问之前先想好。
我非常的体会王国维《人间词话》里的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同样适合我们做通讯员的:
当你选择了写新闻,做通讯员,走上这条路的时候,用晏殊《蝶恋花》里的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当你在写新闻的路上,有家、有工作、有应酬,忙忙碌碌中坚持,始终不放弃的时候,用北宋柳永《蝶恋花》里的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当你写的新闻稿件,拍摄的新闻照片刊登在报纸上的时候,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里的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付出总有回报,我感觉,这是一种快乐,一种美丽,一种成就,一种自豪,一种意境,一种荣誉,一种被认可。愿大家共同努力,做一个好的通讯员,写出好的新闻稿件,让我们相互鼓励,一路同行。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