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做陪人
作为一名护士,日常工作中,除患者以外,接触最多的就是陪人了。从晨间交接班开始,到下午把病人交给小夜班护士,无时不刻不在和他们打交道,沟通和交流,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自以为回答病人的都很得体,然而,今天我做了陪人,才深刻体会到,公式化的回答,流程似的解释,不能使家属满意,也不能达到优质护理的标准。
今天伯父因为胆总管占位,在二院做了手术,我作为陪人开始了焦心的等待。下午进手术室,晚上八点才回室,苍白的脸色,一根根引流管,迷蒙的眼神和无力的声音,使得大家非常担心。我由于职业原因可能已经习惯了这种场景,还算镇定。但堂哥和堂姐却异常紧张,看着心电监护仪和各种管道,不敢摸,不敢碰,晚班护士把所有管道固定好后,用极快的语速,简单的说“引流管要经常挤,这个血压(指的是监护仪上)要是高了,140以上就按铃”,然后就匆匆离开了。我是听明白了,可哥哥姐姐却一头雾水,哪个管子要挤,为什么挤,哪个数值是血压,都看不懂。于是我大概讲了一下监护仪上生命体征的正常范围,腹腔引流管如何挤,为什么要挤等等,这样他们才算完全明白护士交代的意思。
想想,我哥哥姐姐一直生活在城市,大学毕业,事业小成,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尚且如此,那我们医院作为二级医院,面向的大多数是基层农村病人,陪人文化水平相对也较低,遇到这种情况岂不是更无助?
今天我做陪人,不单经历了紧张与心疼,也看到了一些护理工作的缺陷,更体会了陪人想知道并掌握一些与疾病和护理相关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护理自己亲人的心情。那么,我们护士应该如何对陪人进行指导和宣教呢?我认为,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心比心。我们要切实做到换位思考,待病人如亲人,多沟通,多交流,告诉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疾病及护理知识,认真做好指导和宣教,且指导内容要通俗易懂,尽量避免医学术语,这样才能取得家属更好的配合,使患者更快的恢复,才能做到真正的优质护理。
十三区 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