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防止资金的流失和滥用。资金是风险最大的一种资产,因此,应对资金调度、使用、分配等实行严格控制,防止资金被挪用或抽逃。
1、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制约和监督。
2、对货币资金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货币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单位内部的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经办人员必须在批准的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严禁未经授权的机构和人员办理货币资金业务或直接接触货币资金。
3、资金实行预算控制。加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考核等环节的管理,建立符合单位实际的科学预算标准,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及时分析和控制预算差异,发现重大差异要审核原编制预算依据,采取可行措施,及时进行调整,确保资金预算的执行。对预算内资金实行责任人限额审批,限额以上资金实行领导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的资金支出,切实遵守财经法纪。按期将资金使用、结存、借贷等情况报告管理层。
(二)控制成本费用。对各项成本费用支出实施严格的管理,同时,针对单位自身的特点,采用适当的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管理政策。
1、建立成本费用业务部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权限,各负其责,确保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明确审批人对成本费用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成本费用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3、建立严格的成本费用预算制度。成本费用预算制度应当符合单位的发展目标和成本效益原则。根据不同的项目或产品分料、工、费大项制定相应的预算定额,及时发现成本升降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合理降低单位的成本费用。
4、建立成本费用业务监督检查机制。明确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检查,并将结果向管理层报告。
(三)人力资源成为关键和重点。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竞争优势将主要取决于其人才技术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而不是传统的资金和资源优势。实际上,组织管理优势也需要通过有效的人才配备才能发挥出来。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是由人来执行的,有了严密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而无相应素质和品行的人去执行,内部控制依然会落空。因此单位员工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高低是单位内部控制有效与否的重要因素。
(四)塑造良好的单位文化。单位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单位组织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单位特征的基本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人文环境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因此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内部控制的影响非常关键,是其他内部控制因素和措施发挥作用的基础。
审计科 卫荣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