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出血8毫升抢救成功
61岁的薛先生有高血压病史多年,但始终没有正规治疗。几天前突然感觉头疼愈裂,随之进入昏迷。家人发现后立即送至徐州六院进行抢救。医护人员不离不弃全力救治,终于使其度过昏迷期、高热期、衰竭期,死里逃生,恢复健康。
1月22日,薛先生在家突然一阵眩晕、头疼继之陷入昏迷。家人送至徐州六院急做头颅CT显示脑干出血8毫升。患者昏迷,大小便失禁,左侧肢体毫无肌力,双侧瞳孔光反射迟钝,测血压高达248/100毫米汞柱。听诊双肺布满湿性罗音。脑干出血、高血压3级极高危、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数病并存,而且每一样病都足以致命。神经内科医师为病人做了详细检查后,告知家人,患者凶多吉少,脑干出血手术风险很大,暂作保守治疗。病人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有一线希望也要做最大努力挽救病人生命。
病人被推入ICU后,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测、换掉沾满大小便衣裤。脱水、醒脑、降颅压、防止脑水肿、抗感染、防止应激性溃疡等一系列治疗。由于病人处于出血急性期,有继续出血可能,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值班医师始终守护在病人床边,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用药。脑干出血最危险的时期,就在出血最初24-48小时。由于体温中枢受损,患者出现了中枢性高热,体温高达38.4度,立即给予冰帽头部降温,加强抗炎支持。护理人员用温水一遍遍擦身。病人无力咳痰,护理人员给予拍背帮助排痰,吸痰器吸痰。有时痰液粘稠凝结成痰块,,吸引器也无力吸出,护理人员就毫不犹豫地徒手抠痰。1月23日,第一个24小时过去了,虽然竭力抢救,但病情仍没见多大起色,病人昏迷加深,瞳孔光反射消失,体温持续高升达到40度。
神经内科刘太珍主任迅速召集全科医师进行病情讨论:患者脑干出血量较多、急性期脑水肿加重、肺部感染严重,很容易出现呼吸衰竭、脑疝形成。死亡率极高,预后极差。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脱水降颅压,保护脑细胞,维持水电解平衡,防止并发症,及多脏器功功能能衰竭。制酸护胃,加大抗生素用量,并决定几位医师轮流守护,严密观察,随时抢救。
讨论结束,接下来就是实施了。时间在一分一秒地度过,患者的生命在一分一秒地流失。1月24日,发病的第一个48小时过去了。经过分秒必争的抢救,患者的体温终于降至37度,呼吸由原来的深大到微弱逐渐趋于平稳。1月27日一大早,还没到上班时间,刘主任就早早来到病人床前,掰开其眼睑,打开随身携带的小手电筒快速照射,患者的瞳孔呈现针尖样,光反射稍有恢复,昏迷程度较前也稍有减轻。经过一周的艰难救治,患者病情总算没有继续恶化,刘主任看到了一线曙光。为了解患者脑干出血情况,刘主任亲自陪病人到CT室。CT扫描显示脑干没有活动性出血,脑水肿较前减轻。看到结果,刘主任紧绷的心弦仍不敢有丝毫放松,继续加强监护。1月28日,奇迹终于出现了,昏迷整整一周的薛先生终于睁开了久闭的双眼,映入眼帘的是一家人惊喜的目光和医护人员如如释负重的眼神。
意识稍有恢复,但病人仍然处于嗜睡状态。大声呼唤将其叫醒,提问心里能理解但只也能做出简单回答。患者脑细胞损伤恢复起来异常艰难。针对此情,刘主任为其制定了康复计划,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每次来查房都要耐心提问,耐心听取回答,护理人员按摩肢体,防止肌肉萎缩。特别是左半身毫无知觉,护理起来更要格外注意,稍不注意极易造成再次损伤,擦身水温要适度,不能烫伤皮肤,活动力度不能过大,防止损伤骨骼。经过半个多月全力救治,耐心指导,患者终于神志完全清醒。自己能咳痰,能适量进食流质饮食,度过了生命最危险的时期。
据刘主任介绍,,脑干出血是神经系统急重症,病死率极高。因为生命中枢位于其中。所以一旦该处出血都是致命的。脑干出血5毫升死亡率90%,超过10毫升就是百分之百了。薛先生脑干出血8毫升能死里复生,六院神经内科全体医生及ICU护理人员的全力救治,创造了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