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1】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美国CDC1995年提出的,1996年在全美实施。我国在1999年引入,并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操作的全过程;适用于每个患者,无论其诊断如何以及是否真的有传染病。
【2】标准预防的作用?
2003年的SARS疫情、2014-2015年埃博拉疫情、2015年韩国MERS疫情、艾滋病及乙肝丙肝暴发,标准预防无时不在疫情的防控之中。
标准预防可以避免更多感染,同时可以避免重大院感事件.
【3】标准预防的核心思想:一视同仁、双向防护、三种隔离。
1.一视同仁: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
2.双向防护:医护人员患者之间
3.三种隔离:针对医患之间的三种传播方式。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4】如何实施标准预防的八项措施?
1.手卫生
2.戴手套
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4.实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5.污染的医疗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7.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置
8.环境、物体表面、衣物、餐饮器具的消毒
之二:
【5】手卫生
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手卫生是医院感控工作的基础。自2009年起WHO倡议发起每年5月5日为世界手卫生日,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今年世界手卫生日主题是“遏制抗菌素耐药,掌握在你我手中。”
【6】如何实施手部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卫生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10cfu/cm2
外科手消毒后医务人员手表面菌落总数≤5cfu/cm2
只有上手术台才进行外科手消毒吗?
除了上手术台,PICC、内镜中心、血透造瘘等均需要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消毒是否必须刷手?
WHO指南:使用刷子不作为外科手消毒的推荐(IB)
AORN:使用刷子作为外科手消毒来降低菌落数是不必要的
外科手消毒后必须使用无菌巾干手吗?
美国使用免洗手消毒一般不干手。如果纸巾符合要求也可以使用纸巾干手。
WHO对外科手消毒的建议:
建议在戴无菌手套前进行外科手部准备或合适的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揉搓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
什么情况下选择流动水洗手?
手部有看见污染物或发生芽孢污染时,不要使用污染的肥皂或皂液洗手。
洗手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干手方式?
一次性纸巾是最好的干手方法。
为什么要推广速干手消毒剂?
手部没有看见污染物时,快速(20-30秒)、易接受、依从性好。按一按搓到干。
为什么我们手卫生的依从性不高?
究其原因有:手卫生用品配备不足、手卫生设施不合理、手卫生方法不规范,还有医务人员意识不够和管理层重视不够等。2014年全国飞行检查手卫生设施合格率不足60%,合格的手卫生设施也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必要条件。
WHO提高手卫生的多重策略?
a:改变方法,护理时刻采用酒精性的手揉搓剂
b:供应安全持续的皂液、纸巾、流动水。护士站非触动式水龙头、洗手皂液、擦手纸等
培训和教育:对在职医务人员、新员工、保洁、护工等不同对象因地制宜在不同时机采取讲座、授课、专题讨论等多种的培训方式。
评估和反馈:对培训及实践情况进行评估和反馈
工作地点提示物:随时随地的提醒和宣传如水池旁、电梯间、电脑屏保随时随地的提醒
医疗机构安全:创造安全的环境,以患者为中心,坚持手卫生优先。从管理层到个人,提高意识,与患者共同协作。
之三:
【7】国外应对多重耐药菌预防控制措施
1.手部卫生和环境清洁消毒
2.隔离和减少设备公用
3.医院感染综合预防
4.主动监测培养
5.洗必泰洗浴
6.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8】防护用品的使用及要求
1 戴手套的要求
当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清洁手套。
两个患者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更换手套后要进行手卫生,戴手套不能代替手卫生。
2 正确使用口罩
纱布口罩不能用于医学防护。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用于一般防护。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N95口罩≠医用防护口罩。
3 护目镜和防护面罩: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装置有无松懈。
4 隔离衣: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 )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5.防护服:防水防渗透
应符合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选择时要关注防护服的整体防护等级(Type-3B)以上,同时查看阻人工血液穿透测试、阻血源性病原体穿透测试、阻湿态细菌穿透测试、阻干态微生物穿透测试等级是否符合要求。选择防护服时需要考虑有无拇指钩以确保袖口可以越过内层手套。
【9】为什么要落实三种隔离防护?
基于传播途径的隔离防护是针对具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在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防护措施,必须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隔离防护包括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他们可以联合为有多种途径传播感染性疾病进行隔离防护。
【10】三种隔离防护的具体措施?
1.空气隔离:适用于肺结核、麻疹、水痘。隔离措施:负压病房、医用防护口罩(对麻疹、水痘有免疫者不必戴医用防护口罩)、三级防护、手卫生和手套、进行可能喷溅的诊疗操作时穿隔离衣、不允许患者外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空气消毒。
2.飞沫隔离:适用于极大多数呼吸道传染病,H1N1、H9N9、SARS等。呼吸道粘膜分泌物,传播距离不超过1米。隔离措施:隔离病房、医用外科口罩、手卫生和手套、隔离衣(在1米以内接触患者时加隔离衣)、限制患者外出活动范围、外出时戴外科口罩、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3.接触隔离:适用于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手/手套、环境表面、诊疗用品/设备等。隔离措施:隔离病房、医用外科口罩、手卫生和手套、隔离衣(预期你的衣服与病人有实际接触时、或于环境表面、或护理病人有腹泻及便失禁、或于感染创面渗出有接触时应穿隔离衣)、限制患者外出活动范围、外出时戴外科口罩、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小结: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要谨遵《清洁的手,呵护健康(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要求(医疗卫生机构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80%,重点部门手卫生设施设置和用品配置合格率100%;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培训覆盖率100%;手卫生知识知晓率≥90%;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60%,手卫生正确率≥75%;重点部门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达到75%和90%以上),确保医疗质量及医患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