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109/升~300×109/升。当血小板计数大于400×109/升时为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肿瘤、类风湿性疾病及药物影响等。一般来说,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以血小板计数减少多见,但也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增高。
有确切证据表明升高血小板的药物有: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地红霉素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头孢他美酯
抗变态反应药:吡嘧司特钾 利胆药:熊去氧胆酸 抗肿瘤药:米替福新 可引起血小板升高或降低的药物有: 抗菌药物类:莫西沙星、洛美沙星、替考拉宁、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美罗培南、奈替米星、头孢尼西、头孢曲松 皮肤科用药:阿维A酯、异维A酸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 促白细胞药:莫拉司亭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胆碱酯酶抑制药:多奈哌齐 脑保护药:依达拉奉 抗肿瘤药物:苯丁酸钠 α-受体激动药:替扎尼定 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有个案报道可以发生血小板升高的药物有: 非阿片类镇痛药:氟吡汀 皮肤科用药:阿维A酸 头孢菌素类:头孢地嗪 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 抗肿瘤药:吉西他滨 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
关于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一些启示
难治性高血压诊断和处理原则: 难治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的15%~20%,一旦考虑此诊断,应首先判断是否为假性难治性高血压,如测压方法不当或单纯诊室(白大衣)高血压;其次,寻找影响血压原因与并存疾病,包括药物相关原因、患者依从性、降压药选择不当及降压拮抗药物使用(口服避孕药、肾上腺类固醇类药物、可卡因、甘草、麻黄等)、未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失眠等)或改变失败、容量负荷过重(高钠饮食、肾功能进行性损害)或慢性疼痛和长期焦虑等;排除上述因素后,应启动继发性高血压筛查,特别对于年轻患者。
患者应接受正规治疗;医生应多与患者沟通,提高长期用药依从性及严格限盐等生活方式改善的积极性;适当3药联合,如效果不理想可加用一种降压药;上述努力失败后,可在严密观察下停用现有降压药,重启另一方案。 OSAHS诊断和治疗: OSAHS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高血压患者中30%以上合并OSAHS,而OSAHS患者高血压发生率高达50%~ 80%,远高于普通人群,其诊断标准为:在每晚7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口鼻气流停止10秒以上)及低通气(呼吸气流降至基础值50%以下,并伴血氧饱和度下降超过4%)反复发作>30次和(或)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次/小时。临床表现为①夜间打鼾,往往“鼾声-气流停止-喘气-鼾声”交替出现,严重者可憋醒;②睡眠行为异常,可表现为夜间惊叫、恐惧、呓语、夜游;③白天嗜睡、头痛、头晕、乏力,严重者可随时入睡,部分患者精神行为异常、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痴呆等;④个性变化,烦躁、激动、焦虑,部分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阳痿。多导睡眠监测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 患者常超重或肥胖,减轻体重和改善生活方式很重要;口腔矫正器对轻中度OSAHS有效,中重度OSAHS往往需要用CPAP;合并高血压须选择合适降压药物;对于鼻、咽、腭、颌部存在解剖异常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