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15日,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通报了一项药物安全信息,该信息涉及3名儿童,他们在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切除术后服用了可待因,其中两名患者死亡,一名患者经历了虽不是致命的却威胁生命的呼吸窘迫。这些儿童接受手术是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术后给予其标准剂量范围的可待因镇痛。
FDA警告,上述患者应谨慎应用可待因。医务人员应以有需要处理的准则,尽量最短时间应用最低有效剂量处方含有可待因药物。如果父母或护理人员发现儿童给药过量的征兆,如异常嗜睡,不易唤醒,意识错乱,吵闹或呼吸困难,应停止儿童服用可待因并立刻给予治疗。
FDA相关负责人表示,FDA目前正在回顾儿童服用可待因的不良反应报告和其他相关信息,以确定是否还有有关该药过量的其他不良事件或死亡病例报告。FDA将适时通知公众相关信息。
可待因是用于缓解疼痛或咳嗽的处方药,人服用后在肝脏借助细胞色素P450酶(CYP2D6)转化为吗啡。部分人可待因的代谢更快且更完全,这些超速代谢可待因者,服用可待因后血液可待因水平可能高于正常。这样的高水平能导致患者用药过量和死亡。这3名儿童就被证明是快速代谢可待因者。
超速代谢者出现率是1—7%,然而,在某些种族,这一出现率可能高达28%。确定患者是否是超代谢者的唯一方法是做遗传学检查,相关检查已获FDA批准。
(来源:医学论坛网)
EMA:长期使用降钙素增癌症危险
2012年7月20日,欧洲药品管理局(EMA)人用药物委员会(CHMP)建议,将降钙素鼻喷雾剂(治疗骨质疏松药物)撤市,因有证据表明患者长期应用上述药物与癌症危险增加相关。
EMA表示,长期使用含有降钙素的注射液或输液药物会增加患者癌症风险。因此,EMA推荐降钙素类药物仅适合在某些疾病中短期使用,这些疾病包括佩吉特病,突然制动造成的急性骨损失以及由癌症引起的高钙血症。应用降钙素注射液或输液预防突然制动造成的急性骨损失时,疗程一般≤4周;治疗佩吉特病时疗程≤3周。EMA并未详细说明用降钙素短期治疗癌症引起的高钙血症的疗程。
EMA认为,降钙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在美国,两种降钙素鼻喷雾剂(Fortical和Miacalcin)获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这两种药物标签均注明了禁忌证和该药可增癌症风险的警告。
EMA还表示,这一结论是基于一项含降钙素药物的获益和风险评估试验得出的。分析了包括这些上市药物、上市后安全数据、随机对照试验等其他可利用资源。结果发现,长期用降钙素治疗的患者比用安慰剂的患者发生各种类型癌症的风险比例较高。鼻喷雾剂及口服制剂的致癌率从0.7%至2.4%不等。CHMP得出结论,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的益处并不大于风险。因此,将降钙素鼻喷雾剂撤市。
降钙素也称鲑降钙素,是鲑鱼腮腺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
(来源:医学论坛网)
警惕药物引起血小板计数升高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有形成分之一,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血小板计数的正常值为100×109/升~300×109/升,当血小板计数大于400×109/升时为血小板增多。
血小板增多的原因多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肿瘤、类风湿性疾病及药物影响等。一般来说,药物对血小板的影响以血小板计数减少多见,但也可引起血小板计数增高。清楚哪些药物可引起血小板升高,对于明确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确切证据表明升高血小板的药物有:
大环内酯类抗菌药:地红霉素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头孢他美酯
抗变态反应药:吡嘧司特钾
利胆药:熊去氧胆酸
抗肿瘤药:米替福新
可引起血小板升高或降低的药物有:
抗菌药物类:吉米沙星、莫西沙星、洛美沙星、替考拉宁、亚胺培南-西司他汀、美罗培南、奈替米星、头孢尼西、头孢曲松、氟氧头孢、达托霉素
皮肤科用药:阿维A酯、异维A酸
钙拮抗剂:尼莫地平
促白细胞药:莫拉司亭
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
胆碱酯酶抑制药:多奈哌齐
脑保护药:依达拉奉
抗肿瘤药物:苯丁酸钠
α-受体激动药:替扎尼定
抗精神病药:齐拉西酮、阿立哌唑
有个案报道可以发生血小板升高的药物有:
非阿片类镇痛药:氟吡汀
皮肤科用药:阿维A酸
抗麻风病药:氨苯砜
头孢菌素类:头孢丙烯、头孢地嗪
免疫抑制剂:来氟米特
抗肿瘤药:吉西他滨
抗甲状腺药:甲巯咪唑
(来源:中国医药报 )
山东今年54名患者注射克林霉素出现不良反应
注射克林霉素54患者“受伤”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醒,老人儿童及肾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8月23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提醒注意克林霉素注射剂的肾脏损害风险。在该中心2012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克林霉素注射剂静脉滴注给药引起血尿、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54例。
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副主任田月洁介绍,从监测数据来看,克林霉素注射剂引起不良反应的数量较多,应引起足够重视。“在今年的药品不良反应数据库中,克林霉素注射剂静脉滴注给药引起血尿、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达54例,庆幸的是,这些患者经治疗后都痊愈了。”
据介绍,克林霉素又称氯洁霉素,是常用的抗菌药物,注射剂包括盐酸克林霉素注射剂和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临床有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两种给药途径。分析表明,肾损害是克林霉素的已知不良反应,此类不良反应在大剂量、高浓度、快速滴注时,发生风险的几率则大大增加。
该中心提醒,在临床用药时,应控制给药剂量和稀释浓度,分次、缓慢给药,在出现腰痛、血尿等肾损害的前期症状时,应暂停用药,必要时进行相关检查。对于老人、儿童以及肾功能低下患者,则应格外谨慎,小于4周的婴儿则不能使用。该中心同时建议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对其肾损害的剂量进行深入研究,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减少肾损害的发生。
据悉,目前山东省已建立了省、市、县三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实现了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全面监测。通过对所收集信息的及时分析和评价,快速发现药品风险,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危害蔓延。
(来源:医学论坛网)
抗癫痫药物增加跌倒及骨折风险
澳大利亚和马来西亚联合进行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显示,服用抗癫痫药物(AED)的癫痫患者骨折风险升高,其中,较长期服用AED者的骨折风险最高。与不用AED的女性相比,服用AED女性的跌倒发生率较高。癫痫患者对其跌倒及骨折风险的知晓率不足30%。论文发表于《神经病学》[Neurology 2012,79(2):145]杂志。
研究纳入服用AED的癫痫患者150例及不服用AED的非癫痫者506名,收集其跌倒和骨折资料。
结果为,服用AED者于脊柱、锁骨和踝关节处的骨折率更高;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率增加。
研究者估计,服用AED者每年骨折率将增加4%~6%;每10年任一部位的骨折率将增加40%,与癫痫发作相关的骨折率将增加60%。在使用AED治疗期间,与癫痫无关的骨折发生率高于与癫痫相关骨折发生率。
与不用AED的女性相比,服用AED女性发生非癫痫发作性跌倒(31%对17%,P=0.027)和多重跌倒(18%对5%,P=0.028)的次数更多。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硝酸甘油保存注意事项
硝酸甘油片可以说是冠心病患者的救命药,这种药价格便宜,服用方便。发病时及时含一片于舌下,两分钟内即可缓解症状。但专家提醒,硝酸甘油片剂效价下降非常快,要非常注意保存方法。硝酸甘油需要“避光、密封,在阴凉处(不超过20℃)保存”,可以放在冰箱冷藏室,或者置屋内遮光、阴凉处。如果硝酸甘油在急救时失去了药效,无疑是很危险的事情。
很多人因为硝酸甘油价格低廉,所以喜欢多买些放在家里存着以备急用。一般硝酸甘油的有效使用周期一般为3-6个月,超过这一时间就容易失效,因此一定要及早更换即将过期的药品。还有不少患者为了使用时方便,喜欢把硝酸甘油放在胸前的口袋里随身携带,但是硝酸甘油的一大特点就是遇热挥发,每天都把急救药放在胸口加温,时间一久,药效就自然消失了。硝酸甘油应放在随身手包等便于患者随时取用且又阴凉透气的地方。有些患者习惯把硝酸甘油放在窗台前,这样急救药也会失去药效,因为硝酸甘油还有怕光的特点,所以应把它装在避光的瓶子里,放在阴凉干燥处。
专家提醒,当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时,发现无麻刺烧灼感或头胀感即药品已经失效,立即找新药服用,或者拨打120急救电话寻求帮助。
(来源:北京急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