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徐州六院顺利完成首例胆道镜胆总管结石取石术。此项技术开展,标志着该院肝胆、胃肠外科由传统术式向微创技术成功转型。 韩女士,因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入住徐州六院普外一科。经过完备的术前准备,郑昊主任为其实施了胆道镜下取石术。 术中,郑昊主任借助高科技产品腹腔镜和胆道镜,先用气腹针经腹部穿刺进行充气,然后置入腹腔镜探查胆囊和胆管的情况。因为胆管内有结石,在胆总管前壁切开约0.5 cm的切口插入胆道镜,同时放入生理盐水一边冲冼一边观察,在清晰的视野下,用专用的取石网篮将结石一一取出。最后用胆道镜反复检查上端的肝管和下端的胆总管,直到胆管进入十二指肠的开口处,在确定无残余结石后,放置T型管,将管子从腹腔镜的戳口处直接引出。 此手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院在微创外科领域又达到了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此次普外科借鉴先进的微创外科经验,将纤维胆道镜技术引入腹腔镜手术中。在腹腔镜下,郑主任分别为患者一次完成胆囊切除、胆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留置T管的操作,在患者腹部仅留下了4个5-10mm的小切口。 据悉,胆管结石,传统取石多采取开腹手术的方法。打开腹腔,切开胆总管,钳夹取石,再在胆管内放置一根T型乳胶管,向体外引流胆汁,一般到1~2个月后再拔出。不仅切口大,还可能造成正常器官的误伤,引发大出血或瘘的可能。另外,T型管引流时间长,给病人带来许多不便和痛苦。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是近年来微创外科研究的热门课题。其中,胆道继发性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开始进食,下床活动。损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费用较低等优点,这一手术方式应用于临床,为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手术室 杭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