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9日,星期四,农历三月初八,天气晴。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许又是平凡的一天,简单而乏味,然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一天,因为这是我从事院前急救工作以来,收获的第一个心肺复苏成功病例。因为它,使我坚定了我一名急救人的信念,因为它,我为我是一名急救人而自豪。
跟往常一样,我来到柳新分站跟车,详细的班前检查之后,我们在站内待命。下午三点不到,待命室内手机响起,调度告诉司机,“郑集收费站南50米有人晕倒”上了救护车,我先是拨打回访电话,试图了解病人情况,两次尝试之后,车载传来的依旧是忙音……
10分钟之后,我们接近了现场。“看,那有很多人,咱们快过去……”我跟驾驶员颜飞说。车子刚接近公交车,几名警察迅速指挥我们将救护车停在了人群的前方,我提着药箱迅速跳下了车。
走进人群,看到一名年轻男子趴倒地面上,口角有白色泡沫流出,我立刻拍打病人双肩,搭病人颈动脉,发现脉搏消失,口唇发绀,检查病人瞳孔已经散大6-7mm,猝死!我们迅速调整病人体位,将病人转移到担架上,立即对病人进行胸外按压,准备气管插管。
我跪在地上,迅速给病人插管……进去了,深度24cm。固定。同时,“开放静脉通道”,一边叫护士连接监护仪,一边嘱咐开放静脉通道,一边进行着胸外按压,迅速为病人打好了针,这时监护仪显示病人电机械分离。旁边看的老大爷说,”一定要抢救啊,他还年轻!”“肾上腺素1mg”,我吩咐着,一边奋力按压着病人……5分钟过去了,病人仍没有自主心律。“再上一支肾上腺素”,继续进行着胸外按压,又是5分钟过去了,心电监护示患者为室颤,细颤,极不稳定。
“胺碘酮稀释后慢推”、“上肾上腺素”,此时我已全身大汗。同时自己不断的进行胸外按压。“测血压、脉氧”,此时护士兴奋地汇报道:病人血压“90/60,脉氧98%”,病人生命终于有了转机,“多巴胺40mg加入盐水慢滴”,这时候第一袋盐水已经挂完了。继续输液,调整好滴速后停止了胸外按压,观察病人情况,病人恢复了自主呼吸,但仍处于昏迷状态。“准备搬运”,在警察的引导下,我们穿过周围围观的人群,迅速将病人搬上车,在车上,我们反复监测血压,134/90,脉氧98%,心电监护示患者心率98次/分,窦性。
我们迅速将病人送至附近医院。接着,在院方告知处理不了后,我们又立即将患者转送市二院。从未见过颜师傅开的这么稳却又这么快过。到达医院后,抢救室迅速为病人接上了呼吸机,这时,我才如释重负,不知不觉,工作服背后已经湿透了……心里默念,希望病人可以转危为安。
在回分站的途中我心里想,救虽然是救回来了,不知道能不能醒过来?但我们提前用冰袋冷却脑部也许会好些,以后工作中考虑的更要周全一些,我们的一个小小的决定,往往会影响病人的一生,乃至生死!
回过头想想,我不觉地笑了——原来我还是不错的,基本技能没有白费,居然都没掉链子,之前的努力没有白费。
这一刻,我在思考着,自己也要独立踏上一救岗位,我是否准备好了呢?无论如何,这一次成功的心肺复苏,都是对我的激励。我会踏实工作,回报领导对我的信任,为铜山人民的健康努力。
我为我是一名铜山120人而骄傲!
120急救站 赵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