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六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
徐州六院是铜山区唯一 一家拥有60多年历史,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也是铜山区医疗龙头医院,承载着100多万铜山百姓的医疗健康服务。同时也担负铜山区各乡镇卫生院近千名基层卫生人员的技术指导帮扶任务。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扎实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徐州六院领导根据文件要求,制定对口支援方案,成立专家团队,开始了深入各乡镇卫生院进行指导帮扶。
走基层接地气 当老师带徒弟
铜山区拥有20多个乡镇,地处徐州市区周边 ,距离徐州六院最近也有几十里,最远近百里。但再远也要按时到达地点,因为那里有等候多时的乡亲和医师兄弟。
2013年10月18日,上午8时,徐州六院的专家团队来到帮扶的第一站,铜山伊庄镇吕梁卫生院。听取院领导及相应科室负责人的介绍后,专家们就各就各位忙活起来了。摸底、了解科室目前现状,哪些需要急需解决的难点,哪些是需要长期帮扶的弱点,哪些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的困难等。“全方位查看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制定下一步帮扶计划。”面对目前仅有一个人,仅能做简单生化检查的检验科,检验科许峰主任决定要从基础帮起,慢慢促其发展。由于人员紧缺,心电图室和超声科仅一人管理,既要做心电图还要做超声检查,这给科室管理带来很多困难。心电图室牛芳荣主任首先将科室环境做了重新布局调整,然后亲自指导较为复杂心电图导联的做法和波形的识别诊断。紧接着超声科郭建主任手把手指导其甲状腺等小器官的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此时一旁的诊室里也是济济一堂。听说六院专家来坐诊,很多人从大老远赶来。皮肤科专家尹玉清副院长为每个患者仔细查看,悉心指导。有20多年银屑病的王大爷,拿着尹院长开具的处方,感动地说,六院的专家亲自来咱农村坐诊,这样接地气,真的让俺老农民感动。
这一帮就是一年的时间,徐州六院先后派遣了几十名专家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下夜班,他们都主动放弃休息前来进行手把手指导。经过一年的帮扶,吕梁卫生院诊疗技术有了大幅度提升。
按照帮扶计划,紧接着就是沿湖、马坡、柳新、张集等卫生院。
有了吕梁经验,来到沿湖就感到轻松多了。专家们来到后,没有过多的寒暄和客套,而是直奔主题。了解缺少和不足,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帮扶过程中不断调整计划,根据当地群众需要随时进行加添项目。2014年10月份沿湖计生站有个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体检计划,院领导获知后立即组织妇产科专家亲临现场。为时三天的体检累计为当地近百名妇女进行健康体检,其中不乏检出阳性患者,给予适当就医指导。
除了坐诊查房现场指导外,专家们还组织全乡镇及各村卫生室卫技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一年来,专家团队分别对刘集、伊庄、房村、柳新、何桥、棠张、张集等镇全体医生和下属村卫生室医生开展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病多发病预防保健知识,医患纠风处置、护理品管圈应用等质量管理知识培训,拓宽了基层卫技人员的视野,提高他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去义诊赶大集 访患者入户里
开展“送医到您身边,健康伴您永远”大型义诊活动,已有多年的历史。几年来,深入铜山各乡镇及市区周边社区举行大型义诊近百余次。为当地百姓送去实实在在的健康服务。
每到逢集的日子,农村的集镇是最为热闹的场所,四面八方的父老乡亲前来赶大集。此时也正是专家们给百姓面对面的最好时期。根据这个特点,院领导与各乡镇卫生院领导联系,确定逢集日期前去义诊。
去年5月30日,正是何桥镇逢集日,专家们到达现场场地还没拉开就被百姓团团围住。专家们立即取出听诊器、叩诊锤、血压计、血糖仪为群众进行听诊、检查、测血压、测血糖等。专家们针对群众的咨询提问,进行详细解答。一位中年妇女带着手指屈曲疼痛不适的5岁小孙女前来咨询。骨科张秀森主任检查女孩的手指情况后,初步判定系先天性腱鞘炎。张主任当场指导家人正确的牵拉矫正方法,告知若效果不好可以去医院作松解手术,并留下自己联系电话,随时给予咨询,中年妇女异常感动:没想到我们祖孙俩来赶集竟碰上了医院的专家,真是意外收获啊。
近年来,随着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农民身体健康的头号杀手。而农民健康知识相对匮乏,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是慢性病调查、防治的重中之重。为了全面了解农村慢性病疫情,去年9月中旬,徐州六院专家团队来到伊庄镇牛楼村进行慢性病调查,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
调查现场,尹玉清副院长测量血糖、葛俊生副院长测量血压。整个调查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一位有6年糖尿病史的老太太测血糖高达22.2毫摩尔/升。面对糖尿病知识一片空白的老人,尹院长耐心讲解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危害以及控制血糖的措施等。此次调查接待的102名村民中,检出高血压25人,高血糖9人,慢性腰腿疼10人,脑中风后遗症2人。90﹪以上的村民对常见的慢性病没有任何防范知识。对此,院领导深感责任重大,表示要不断总结经验,派遣更多的专家深入村镇为每一位农民进行健康体检,慢性病筛查,登记造册,跟踪随访及时给予健康指导,努力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为此,专家们付出行动,一年来他们脚步不停地先后走进了伊庄、柳新等街头、村口,进行健康咨询、健康体检。发放健康知识宣传资料。使老百姓对常见的慢性病防治知识有了了解。同时专家们还对出院病人进行家访,了解其回家后康复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拉家常话情谊 处朋友认亲戚
农民朋友是我们的的父老乡亲,他们的健康牵动着徐州六院的专家们的心。铜山100多万百姓与徐州六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每次专家们去乡镇卫生院坐诊,对于当地的百姓来说就像过节一样,他们奔走相告,争相前来就医。同样,专家们对每位前来就医的患者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认真诊治,仔细查看。
去年12月20日7点半不到,虽然天气异常寒冷,但专家们还是顶着凌厉的寒风向马坡卫生院奔去。此次前往的专家有皮肤科、儿科、骨科、神经内科、中医科等。每位专家桌前都围满了人。特别是儿科门诊更是“人满为患”。由于基层卫生院受条件所限,儿科没有独立成科。听说有六院儿科专家来坐诊很多家长都是特意带着孩子从遥远的家乡赶来。
据了解,每次坐诊儿科王军主任都是边给孩子诊疗边给一旁的医师进行技术指导,讲解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知识。自去年1月开始帮扶迄今,马坡卫生院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填补了该院儿科的空白。
皮肤科专家李衍炼副院长老家就在当地。面对慕名而来的家乡父老,李院长感受到浓浓的乡情。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家乡父老服务,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查看、诊断、开方,送走一位又来一位。
祖国的传统医学在乡镇基层倍受青睐。中医科高玉中主任前去坐诊总是吸引很多患者前来就诊,特别是慢性病患者。50多岁的王大姐,患强直性脊柱炎多年,双腿不能行走。每次来医院就诊都是家人用平板车推来。为了给她看病,几乎花光家里的积蓄,但是仍然没有任何效果。自从服了高主任给她开具的中药,半年时间竟奇迹般地站立起来。
前几天王大姐带家乡姐妹来找高主任看病,无意中见到该院曾给她看病的医师。让这位医师着实吓了一跳。原来几年来,王大姐已成为这里的常客,可是最近半年竟没有见她来看病,估计很有可能或者完全瘫痪在床,或者已不在人世,但没想到今天竟看到完全康复的王大姐。中医的奇妙及高主任的医术让这位医师赞叹不已。王大姐说,服了高主任开的药方,半年时间,病治好了,高主任也成了我们的朋友了。同村的乡亲谁有病就让我带来找高主任。高主任总是和蔼可亲,慢声细语,不看病光听说话就感觉病好了一半。
俗话说,付出总有回报。通过一年多的努力,乡镇卫生院不仅诊疗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在彩超、心电图的检查和诊断上也有所提高。如甲状腺、乳腺的超声诊断,全导心电图的规范检查和诊断,特别是在动态心电图添置的可行性和常规数据分析上,都有了全新的认识。马坡及沿湖卫生院在技术指导后均开展了动态心电图等新项目。通过大型义诊活动,免费接受健康咨询几万人次、免费监测血压和血糖上万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几万份。为老百姓送去丰丰富富的健康大餐。
寒来暑往,四季更迭,树叶绿了又枯,枯了又绿,但不变的是对土地深深的情谊。土地是树叶的根基。离开土地的滋养,绿叶会变成枯黄失去了生命。浓浓的乡情,深深的情谊,这里有我们赖以生存的根基,离开这片热土,我们也会了无生机。走出去,你才能感受阳光的温暖,扎下去,你才能接到地气。乡镇卫生院是我们的大后方,家乡的父老乡亲是我们的根基,没有他们的大力支持就没有今天六院的发展。扎根基层,提高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诊疗水平更好服务家乡父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将一日既往,继续深入基层,紧接地气,将我们的爱心和健康奉献给生养我们的父老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