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老人吴传明,因疝气入住徐州六院普外一科。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护理很快恢复健康。可是就在老人病愈准备出院之前,老人突然不见了,这让全科医护人员顿时紧张起来,因为老人智力稍微有些不健全,万一走丢,后果不堪设想。
8月12日,周五,14时30分,正是下午刚上班的时间。护理人员陆续来到病房,开始下午的治疗、查房、交接病人。当来到41床时,发现该床五保老人吴先生不见了。其陪人、患者的哥哥也不见了。经询问,邻床的病人说,病人自己出去了,他哥哥去找他了。“病人自己出去了!”听到这个消息,护士长王琴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到病房、洗手间寻找,未果,又到其他病区、花园、门诊各处寻找,仍然不见踪影。天气炎热,病人身体尚未完全康复,万一不小心摔倒,后果不堪设想。此时,王琴预感事态严重,立即回病房召集科室护理人员、通知在家休息的同志来到病区进行统一部署,大家分头行动,想尽一切办法找到病人。郑昊主任、陈建光医师获悉后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寻找,并向院部总值班汇报。院领导、护理部获悉后,高度重视,选派工作人员协助寻找,到派出所报案。
几个小时过去了,外出寻找的几个人满头大汗地回来了,没有丝毫的收获。打电话询问病人所在的敬老院及村庄也没见此人。在外面寻找未果的哥哥回到了病房,看到全科医护人员积极寻找,感激地说,弟弟智力不太好,一人过惯了独来独往的生活,不想受任何人的约束,对我的陪伴很是反感,所以他出走是因我引起,与你们医院没有任何关系。但你们竭力寻找真的让我感动。王琴向其哥哥询问病人平时喜好去哪里走动,有哪些生活习惯等。哥哥说其最大的喜好就是到处走动捡拾废品,没有固定地点。听到这个消息,大家立即行动分三批扩大寻找范围。附近汉王、大彭、夹河、九里、拾屯等,地毯式搜索。时下正值中伏,室外温度高达40度,一股股热浪扑打在脸上,犹如炼狱一般,但这一切丝毫没有减缓他们奔走的脚步。时间飞逝,转瞬间,太阳西下,夜幕降临,大家仍空手而归。
病人找不到,生死未仆,王琴一夜无眠。五保老人无依无靠,来院看病就是对我们的信任,然而我们没尽到当尽责任,把病人看丢了,真是严重失职。看到妻子如此着急、自责,丈夫心痛不已。第二天周六休息,夫妻俩稍做准备,与郑昊主任、陈建光医师、护理部陈美环主任一起带着病人的哥哥开始又一轮的寻找。他们一路寻找一路打听。突然一路人称昨天见到一人沿路捡拾废品与此人相似,往汉王方向去了。有了线索,他们几人立即直奔汉王。然而人是活的,他能行走,怎么可能在一个地方待着不动呢。整个汉王寻遍也没见踪影。
又是一夜无眠,8月14日,周日,继续寻找。既然在汉王有人见到,就他徒步行走的速度及范围,估计人很可能就在汉王。所以他们一大早起来再度向汉王奔去。围绕汉王整个乡镇方圆数十公里,各个村庄、各个角落寻找。渴了顾不上喝水,饿了顾不上吃饭、累了顾不上休息。就这样一圈圈、一轮轮。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他们感觉无望准备放弃另寻他地的时候,突然一个人影映入他们的眼帘。病人的哥哥说,你看那个佝偻着身体正在捡拾垃圾的人,好像是他。他们几人走向前仔细辨认,终于看清浑身沾满泥污,手提着装满废品口袋,正在弯腰捡拾路边遗失的矿泉水瓶子的人,正是他们苦苦寻找的患者。
哥弟俩抱头大哭,哥哥埋怨弟弟为什么不辞而别,让我们找得好苦。也让六院的医护人员担心。弟弟一席话证实哥哥原来的判断:“你老是管着我、看着我,不让我做这,不让我做那,我不习惯。我就喜欢一个人走走溜溜。”他的这个不习惯,让徐州六院上至院领导下至科室医护人员,像陀螺一样为他转了48小时。
五保老人是个弱势群体,因为种种原因,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家庭,没有自己的亲人。情感的缺失,家庭的残缺,使他们的心灵长期处于封闭和休眠状态,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与常人有所不同。为了给这些五保老人提供生活保障和温暖,政府也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建立敬老院,提供饮食住宿,免费医疗等。近期,徐州六院先后赴铜山区各乡镇几十个敬老院,举行义诊,为几千名五保老人提供免费诊疗体检。对于检查出疾患需要治疗者,医院提供免费车接车送,一路绿灯开放,提供可口的饭食,精心的治疗护理。使他们在这里享受了亲人般的照顾和家庭的温暖。“老人来到这里住院治疗,就是对我们最大信任,为他们提供优质安全的服务,是我们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兑现这句承诺,六院医护人员付出了艰辛和努力,汗水和泪水。五保老人吴先生走失48小时的艰难寻找,就是最好的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