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已在医院管理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WHO提出以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为主的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均涉及到各方面的人员,如果管理与控制工作不到位,就有可能造成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甚至发生严重感染,直接影响就医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同时也会给医院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必须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并强化管理。
1 加强管理职能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的保证
医院感染管理由业务副院长直接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感办和各科主任护士长组成,每月召开一次安置任务,研究并解决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监控计划,并注重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突发问题,发挥宏观管理作用;科室成立感染管理小组,针对本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会议,有重要事情随时召开,总结工作,问题随时发现,随时采取强有力的控制措施,发挥微观管理职能。这充分发挥了院科两级的监控管理作用,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在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完善各部门人员职责,建立了《医院消毒隔离制度》、《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医院消毒产品索证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会议制度》、《抗生素合理使用考核办法》、严格执行卫生部《内窥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医院医疗垃圾回收处理制度》,健全医院感染监控项目和控制目标,每年修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标准。由于制度健全,职责明确,层层管理,使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从经验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2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与控制信息反馈制度
工作质量信息反馈是控制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手段,医院感染办公室将每月质量检查、每周随机抽查结果及院感发病率、各科院感发病率在月质量分析会上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对质量检查出现的问题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落实奖惩制度。因此,监测是基础,管理是手段,控制是目标,不断降低院感发病率。
3 加强检查和考核,切实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目标
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每月考核。医院感染率控制在6%以下。职工院感知识培训率达100%。院感工作检查,与绩效挂钩。
4 规范医院感染监测工作
按照院感监测技术规范要求,认真开展各项检测工作,对使用中的消毒剂、物表、医护手、空气、小件物品、无菌物品、医院污水等,制定监测计划,定期采样检测,指导临床改进消毒灭菌工作。
5 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级、分线管理,并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用法、疗程,防止造成菌群失调及耐药菌株增多而引起医院感染。
医院成立医务科及药剂师督查小组,每周定期随医生查房,督查和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违反制度的科室及个人实行通报批评及惩罚,规范了抗生素的使用。
6 医疗废物的管理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严分管理,分类装袋,规范消毒,定点投放,密闭转运,结合医院实际,同有符合环保要求医疗垃圾回收站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将医疗垃圾回收,防止了医疗废物流失、泄露和扩散。
7 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有专人管理,保证消毒设施运转正常,定期测定消毒剂浓度,确保消毒效果和达标排放。
8 加强医院感染知识培训
医务人员院感专业知识培训是院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在全院职工培训的基础上,加强重点部门、重要岗位和关键人员的培训,加强院感专项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新上岗的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院感专业知识岗前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达到增强意识、掌握知识、促进工作的目的。
因此,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与监控工作,做到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监测常规化、检查经常化,才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感控科 赵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