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当前位置:徐州六院首页 > 医院动态

重症医学科 让人动容的生命守护


一扇门,内是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羸弱患者,外是忧心如焚的焦急家人;一间房,躺着的是和病魔反复抗争的患者,忙碌的是为奄奄一息的患者带来希望的医护。

201781日,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独立运行以来,在经历了前期的磨合,后期的适应,当下的融合后,已经进入了良性运转的阶段。重症监护室里,争分夺秒的抢救,朝夕呵护的坚持、让人动容的生命守护,这一幕幕每天都在上演着。

走进重症医学科,您会发现这里似乎和电视里看到的有些不同,少了些惊心动魄,多了些有条不紊,病区内安静的让人有些不习惯。是的,除了医护人员的疾步奔走与轻声交谈,其余能听见的只有每个病床前各式复杂监护治疗仪器一边闪烁,一边发出的嘟嘟声。然而,却有人将这里称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每位医护都在用体力、脑力、经验、技术、心理承受力和病魔交锋、角逐,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认输。他们用尽全力点亮或维系着患者生命的“明灯”,他们希冀着凭借着自己的技艺,自己的爱与付出可以让明灯不灭,让希望永存。

最开心:放手一搏,重获新生

224日,58岁的张女士因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生命垂危,被匆忙送入了六院重症监护室。而在这之前她因为几度呼吸心跳骤停,几度复苏,神志不清,身体衰弱到极致,已被我市一家三甲医院宣判了死刑,在带患者回家的路上,家人发现她能睁眼了,家人实在不忍心让她回家等死,于是调返车头将张女士送到六院,“在大医院花费太多,六院是我们农保定点医院,报销比例高一些。”

进了重症医学科,检查后患者的病情全面的展示在所有人面前:心肺复苏术后急性肝损伤、扩张性心肌病、心尖部多发血栓、肺部感染、高血压3级、心功能4级、急性胰腺炎。病人病情异常危重,生命随时都会消失。 怎么办?是和三甲医院的医生说法一致,劝说家属放弃治疗;还是放手一搏,或者还有一线生机?胡琪清主任没有犹豫,“咱们不能见死不救,既然送到我们这里来,那我们就全力抢救,不管结局如何,至少得对得起咱们的良心。”于是,全科上下积极行动,备好抢救用物,迅速展开救治。

经过了几天几夜的紧急治疗,对症用药,轮流坚守,31日患者能够自主睁眼,指令动作偶可执行,但是反应还是迟钝,呼吸机已间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也在逐渐减量中;32日,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可,拔除气管插管,繁重的气道管理工作持续不断;

315日患者拔除胃管,开始经口进食,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家属探视,患者颤颤巍巍的在白板上写下:她们救了我,那一刻,患者的家人泪流满面,医护们坦然而笑。

面对家人喷薄而出的感激之情,他们却很不好意思,“我们只是做了一个医生、护士应该做的事情,只要患者不放弃,我们就一定坚持到底,在这里所有的生命都值得被珍视。”

最委屈:沟通无效 无端指责

人是感情动物,身怀七情六欲,有高兴自然就有生气;有畅快自然就有委屈。在普通病房,家属可以随时探视陪护;在重症医学科,一扇大门的阻隔让家属焦虑的情绪不断发酵。而当这种负面情绪的积累到达顶峰时,一点小小的“火苗”便可引爆这种情绪,首当其冲被波及的便是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们。

今年春节前后,重症医学科里始终处于满员的状态,连轴转的状态使得医护们几乎筋疲力尽,可他们依然尽心尽力的照顾着每位患者。年初二的早晨,80多岁的李奶奶渐渐清醒,这本是一个好兆头,可是初三家人却决定放弃治疗,胡琪清主任和张颖护士长反复的分析、劝说,老人情况已开始转好,这个时候放弃实在于心不忍。在这种情况下,大家更加精心的治疗老人,终于在初十那天老人可以出院了,家人欢天喜地,医护们也高兴不已,可没想到在最后交代病情的时候出现了一个小插曲,彩超显示老人是左心室功能不全,也就是咱们常说的心衰,心电图显示老人是右室心肌梗死,其实心梗是引发心衰的一个诱因,两症可能会同时存在,可任凭胡琪清主任如何解释,李奶奶的家人都不相信,诸如 “你连左右都不分,你还当什么医生”、“你根本不会看病,就会哄着我们花钱”之类的话语朝胡主任扑面而去。胡主任迎着李奶奶家人的指责,坚定地说了一句话:“我做了20年的医生,我唯一敢说的话就是,从做医生的第一天起,我就在凭良心干活!”一语毕,重症医学科的走廊里突然安静下来。

送走李奶奶,胡主任坐在办公室里眼眶有些泛红,长出一口气后她给李奶奶的儿子、媳妇发了一条短信,将老人长期口服药物的用法、注意事项等一一交代清楚,当天下午,胡主任接到了李奶奶的儿子发来的道歉信息,他表示早晨的情绪太激动,态度不好委屈了胡主任,元宵节那天,胡主任再次收到了他发来的信息,李奶奶已经可以下床了,而且总是念叨着:“冲着医生、护士,我就知道我能活。”

被人无端指责,任谁都会有气,可一回头看看那些遭受痛苦的患者,他们总是将心比心:人心都是肉长的,家人们担心、焦急才会出现情绪的失控,多理解吧。

最操心:吃喝撒拉 事无巨细

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内,最忙碌的时候1个护士要照看4-5名患者,对体力和精力的考验是巨大的。在这里没有家属的陪伴,吃喝撒拉,事无巨细都要依靠护士们,用护士长张颖的话说,“为父母都没做过的事,为了患者我们全做了。”

文章开头出现那位58岁张女士,在几天的肠内营养后排便次数增多,而且以前的宿便也都排了出来,量大难闻,有时候责任护士刚给清理干净,患者一呛咳,腹压增加,大便又弄得满床都是,但是没人抱怨,不厌其烦地反复打扫、更换。

曾有一位患者因心衰被送入病区,后来责任护士发现其患有肛周脓肿,脓液、脓便不停渗出,一个小时就要换一次床单,而在护士为其擦洗身体时,患者突然排便,护士下意识地用手边的卫生纸去接,虽然戴着手套可依然弄了一手粪便,当时并不以为意,等到抽空能轮流吃饭时,面对午饭她却感觉索然无味。

“由于封闭管理和病人的危急情况,病人家属常常表现出对我们工作的高度不放心和对病人的极度担忧,通过诚恳交流、陪人定时进科室查看等方式,他们都会在我们不遗余力的真诚付出下变得平静和理解。我们和家属的心情其实是一样的,等我们老了,若是也躺在这里,我们肯定也希望能得到妥善的照顾,这种照顾也是一种尊重。”

12月的一个早晨,因为担心一位头天收治的重症患者,胡琪清一夜都没睡好,天还没亮,她便穿着睡衣赶到了病房,刚站定没多会,患者的情况突然发现了变化,病况一路走低,来不及通知家人,胡琪清当机立断和值班护士一起插管、镇静、镇痛、抗感染多管齐下,一直到近中午才将情况稳定下来,直到这时她才想起来上高中的孩子还等着她送去补课呢,打开手机果然一连串的未接电话和N条微信呼涌而至,看着儿子的那条“等不来你,我爸送我去上课了。你忙你的吧。”胡琪清的心里酸酸的,这已经是她第N次放孩子“鸽子”了,没办法,患者更需要她,她只能委屈家人。

几乎每个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人,都有着和胡琪清相似的想法和经历,因为他们都记得那句话:敬畏生命,生死相托。

写在后面的话:

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

我想说,每一个身存正气,心怀仁慈的人都是幸福的。

站在病区的门前,看着那一位位躺在病床上或神志模糊,或无法行动,或激动躁狂的病人,再望望那一位位或温言软语安慰,或轻手轻脚照料,或专心致志监测的医护,心里升起了满满的感动。

采访中,胡琪清的一句让人感触良多,她说:“对于每一位病人,我们无论是治疗还是用药,出发点基于两点,第一病人是否需要,第二是否能够报销。”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所及之内,尽着自己最大的力量,在减轻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降低病人花费。

我们素不相识,但是因为你在受苦,我便相救,这和与生俱来的内心善意有关,这与自己坚守的信仰有关……

 

宣传科   马萌

 

来源:      发布时间: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文化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67号
(交通:公交1路、4路、31路、66路等到人民广场下)
本站医院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 苏ICP备10000484号

点击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 0516-85827334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67号
交通:公交1路、4路、31路、66路等
到人民广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