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当前位置:徐州六院首页 > 医院动态

逆行而上!疫情就是命令,我们责无旁贷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此时此刻战斗在抗击新冠病毒疫情一线,迎危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英雄。这样的英雄不仅仅出现在武汉疫情区,在我们身边也有,走进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听听第一批冲锋陷阵的女巾帼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直面疑似患者后的心路历程……

2020年初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打破了国人心里最热闹不过的年。徐州六院神经内科医生李爱红接到上岗电话时,她正在和家人准备当天的年夜饭,科主任刘太珍通知她初一一早奔赴发热门诊。挂了电话,李爱红的心情有些低落,并不是因为自己要去第一线,而是感觉疫情离这个城市越来越近,不知道会有多少人被传染,又有多少人会身处险境。慈悲心,这是一个医者的天性。“我好歹还在家里过了个年三十,血液科的胡敬华医生除夕就是在发热门诊度过的,连年夜饭都没吃上,她更为辛苦。”

初一一早,李爱红和胡敬华在发热门诊如期相遇,白色防护服把彼此裹得严严实实,胡敬华的防护镜上已蒙上一层雾,额头上隐隐约约能看见镜框留下的印痕,此时留观病房里已经收治了一位28岁的疑似男性患者。初二一早,肾内内分泌科医生王冬梅也准时到岗,此时,第一批三组医护,医生胡敬华、李爱红、王冬梅,护士周雨晴、佟娇、王慧全部到位,来不及寒暄,大家便分头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开来,严阵以待。等到偶尔休息相遇时,彼此指一指对方脸上勒出的口罩印子不由地笑起来。

在发热门诊的数个日日夜夜,她们就像打仗一般,和留观患者们一起对抗病毒。因为她们清楚,她们要守好第一道防线,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防护服、防护衣、口罩、手套、护目镜、帽子等专业防护用具全副武装,迎面而来都很难认出对方是谁。“防护服不透气,穿上没多久就已经全身是汗!说真的,是挺难受的。”王慧表示,可就算是这样,她们也尽量长时间的穿同一套防护服,“物资紧缺,能省一套是一套。”为此她们基本不喝水以减少上厕所的频率。“上厕所就要脱掉防护服,那就意味着隔离衣、防护服就要作废了,所以我们就都少吃少喝。”

说到家里人的态度,大家都说家人的反应比较平静,很理解她们的工作安排,但还是从不断的“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等话语中深刻感受到家人的担心和忧虑。

随着留观病人收治的越来越多,最高峰时已达7人,“直面留观病人时不害怕吗?”“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毕竟这个病症的传染性太强及潜伏期长,但工作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害怕’这个词。在疫情面前,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有强有力的后盾。患者的一句感谢、领导和同事的一声声问候和关心,都让我倍感温暖。”几乎每个医护都遇到过对病情恐惧甚至暴躁的疑似患者,她们在为他们诊断、治疗的同时,还承担起安抚师的重任,为他们进行心理安慰和疏导。三位医生都来自于医院的内科党支部,都是各自科室里的中坚力量,她们在前线拼命,日常的门诊、急诊、病房工作都落到了其他同事身上,无形之中其他人身上的担子更重了,但让支部书记刘太珍倍感欣慰的是,没有一个人有怨气,发牢骚,大家都在用实际行动默默支持着前方的同事,让她们可以安心地和患者一起打好战“疫”。

令人高兴的是,第一批入院的疑似患者肺炎核酸检测都呈阴性,警报解除,医护们可以回家休整了。从留观病房里走出来时,李爱红医生抬头看看头顶的太阳,用力地深呼吸一下,和身旁的佟娇相视一笑:“我终于体会到诗人们为何那么爱歌颂自由了,沐浴阳光的感受很美好!”

来源:      发布时间: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文化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67号
(交通:公交1路、4路、31路、66路等到人民广场下)
本站医院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 苏ICP备10000484号

点击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 0516-85827334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67号
交通:公交1路、4路、31路、66路等
到人民广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