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当前位置:徐州六院首页 > 医院动态

降糖+控糖 让她的“绝地反击”赢了一大半

 

2023118日,距离大年三十还有3天,对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肾内内分泌科83岁的潘奶奶来说是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子,今天,她出院啦!临行前,老人坚持要和所有医护说一声谢谢,还有些虚弱的她眼眶微湿:“没有你们,估计我已经不在了。谢谢大家救了我这个老婆子。”一席话让在场所有人颇为动容,这是一次医护携手闯关成功的案例,赢在医护人员“不走寻常路”,赢在病患及家属对医护的绝对信任。

“妈说,这次她可能过不去了”

当潘奶奶的儿媳把这话转述给丈夫时,这位中年男人的心如坠冰窖,这几乎是一位徘徊在生死边缘的老人在交代后事。1228日夜,在家的潘奶奶一阵咳嗽声引起了家人的警觉,“不对,妈以前咳嗽不是这个样子。”果然,此时的潘奶奶已经被喉间一口浓痰憋的头脸发紫,吐出后也一直在大口喘气。眼见着老人憋喘的愈发严重,家人立即将她送至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当到达病区时,潘奶奶已憋喘难耐,出气多进气少,监护仪上显示,氧饱和度、血压急剧下降,呼吸频率急剧上升。“马上吸痰吸氧!”医护第一时间展开抢救工作。

接诊医生余雪艳对潘奶奶很熟悉:“多年前在做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时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老人家此后一直在我们科随诊,心肺功能不全长期存在憋喘的情况,期间多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用药,也控制的不算理想。上个月住院时,我们发现老人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致使心脏功能下降更为严重,基本上离不开氧气的状态,加上新冠病毒感染,2型呼吸衰竭,病情非常危重。”潘奶奶也自觉情况不妙,在间或的神志清醒时,强撑着对家人说出了开头的话。

稳住“过山车”般的血糖一切都好办

针对潘奶奶的症状,抗感染+止咳平喘+营养支持予常规的治疗方法,但效果如何则因人而异。余雪艳和同事在全盘研究了潘奶奶的病况后,提出“停掉老人在用的所有日常药物,随时监测血糖,动态调整降糖、控糖药物,同时给予常规治疗”的方案。“一直以来,老人的血糖都处于较高水平,时高时低,这次病情危重和血糖控制不佳有很大关系,个体化针对性治疗和控制感染常规治疗双管齐下,治标也治本。”医生的一席话让家属连连点头,接下来的话也让医生颇为感动:“我们心里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有医生不想救病人,治疗方案我们听您的!咱们一起往最好的方向努力。”

每天动态监测血糖,高了随时调整,正常了及时稳定,胰岛素四针降糖方案,辅以口服药协同控制血糖,同时抗炎、抗凝、降压、扩冠、活血化瘀等治疗手段齐上阵,很快潘奶奶游离的神志“归位”了,胸闷憋喘渐渐好转,被黏稠白痰占据的呼吸道也轻快了不少……看着一天好过一天的潘奶奶,家人喜出望外,特别送了两面锦旗以示谢意。

看着潘奶奶一家离去的背影,护士长鹿梅心有感触,在临床多年,她见过不少因血糖控制良好生活不受影响的患者,更见过因血糖控制不好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案例。特别是糖尿病加新冠病毒感染,能及时、适时调整降糖方案,同时做好呼吸系统管理是潘奶奶绝处逢生的关键。

糖尿病被公认是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最危急的健康问题之一。糖尿病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其并发症。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同时伴有大血管并发症,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其次,还有一些微血管并发症,比如糖尿病肾病、眼病、外周神经病变等。

统计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较非糖尿病人群高出2~4倍。而且,糖尿病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很多患者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比如,早期可能无临床症状或症状比较隐蔽,比如头晕、失眠、多汗、心悸等症状,过度活动后则会出现气促、胸闷等。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格外重视血糖管理,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特别是积极有效的防止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才有舒心的未来。

来源:      发布时间:

医院概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文化 | 院长信箱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67号
(交通:公交1路、4路、31路、66路等到人民广场下)
本站医院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疗诊断的依据 苏ICP备10000484号

点击拨打24小时健康热线 0516-85827334

版权所有: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地址:徐州市淮海西路267号
交通:公交1路、4路、31路、66路等
到人民广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