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最后一次骨折”后,86岁的赵奶奶经历了噩梦一般的一周,多家医院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婉拒了家人的求医,在分析利弊之后,家人听从医生建议选择卧床静养,但翻身这种简单至极的动作都成了奢望,在床上“煎熬”了一周后,家人找到了我院骨科主任医师周生,自此,病情迎来了转机……
老人髋关节骨折 无奈只能卧床静养
当从周生口中听到,“老人虽然情况特殊,但也不是没有手术机会”时,赵奶奶的家人尤闻天籁。原来,老人左侧髋关节骨折的第一天,被医院告知无法手术之后,家人曾带着片子咨询过多位医生,但得到的答复基本相同,“年纪太大,而且2个多月前才得过脑梗,左侧下肢偏瘫,手术风险太大,还是谨慎考虑吧。”然而短短几日的卧床静养让一家人濒临崩溃:医生反复叮嘱要绝对卧床,不可擅动;老人终日喊疼;家人稍加触碰,老人‘哎呦’不断,连翻身都做不到,更无法妥善护理……
因此当周生表示,老人脑梗已处于相对稳定期,只要老人符合手术指征,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完全可以通过微创手术固定骨折处,赵奶奶的家人恨不得立刻就为她办理住院。
复位+固定 重新行走指日可待
周生说,骨折容易发生在腕关节、肩关节、髋关节、脊柱等部位,其中以髋骨骨折对老人损害最大。“老人往往合并多种内科疾病,骨折保守治疗要面对长期卧床所带来的坠积性肺炎、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种种困境,严重的将威胁生命。”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坊间把髋关节骨折称作是“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果然,第二日老人来住院时,护士发现老人的臀部和脚后跟均出现了初期的压力性损伤,也就是常说的褥疮,“昨天还没有呢,这褥疮出现的也太快了吧。幸亏住院了,不然得越烂越大。”赵奶奶的女儿很有些庆幸。
经过对患者的审慎评估、完善术前检查后,迅速邀请麻醉科进行会诊,从评估、治疗,及治疗完成后的康复都一一进行了详细规划,制定了应急预案。
术中,麻醉到位后,骨科团队继续“攻坚战”。在患者左髋部切开一个约4厘米小口,将断处闭合复位后,插入髓内钉给予固定,很快便完成手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微创。
手术结束,周生对其家人叮嘱:“手术很成功,康复期间多给老人翻身、加强营养。等老人情况好些后,可以做一做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一席话,让赵奶奶的家人看到了老人重新行走的希望。躺在病床上的老人长处一口气:“摔倒之后就该来这儿,这个医院救了我的命。”
科普时间:
伤筋动骨,谁说只能卧床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老人因摔伤或其他原因,出现腰椎、胸椎、髋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受一些传统观念限制,很多老人及家属会认为这是人老后的必经过程,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治疗方法,只能静养,即便知道手术可以治疗,也担心做大手术老人身体负担不了。
周生提醒广大老年人和家属,高龄老人最怕长期卧床,一旦卧床,很容易产生很多并发症。国内外研究表明,髋骨骨折尽早手术治疗可降低伤后死亡率,改善功能,“所以,只要符合手术指征的老人,我们一般都建议尽快手术。”随着医疗技术的更新迭代,手术风险已大大降低,年龄也不再是手术的禁忌。即使是非常严重的髋关节损伤,也能通过手术,帮助患者解决病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