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透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他们的“生命通道”。罹患慢性肾衰多年,李先生深知每周“工作”3次的那路血管攸关生死,当出现问题后,他第一时间求助我院肾内科,经过MDT多学科会诊后,普外科主任医师高标和主治医师贺伟一起为其重新开辟血管通路,1个月后便可“上岗”。
现况:四十出头的年纪 七八十岁的身体
近年来,因“慢性肾衰CKD4期、心功能不全4级、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多浆膜腔积液、低蛋白血症、高尿酸血症、低T3T4综合症”等病,李先生屡次在我院肾内内分泌科住院治疗,前不久因透析使用的血管通路出现了问题,他再度入院求助。虽然只有四十出头,可身体条件堪比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血透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将尿毒症病人的血液经过血透机器的“清洗“,将体内蓄积的毒素清除,尽量保证病人内环境的稳定,要在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顺利及高质量完成血透治疗,就必须给每一个病人建立一个功能良好的血管通路,在此之前,李先生采用的是深静脉置管,属于留置体内的长期置管,他总感觉有异物感,且由于日常维护不当,开始出现感染的问题,对透析造成了一定影响。
手术:将血管通道“封印”在表皮下
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信任,李先生立刻来到肾内科,当了解了事情经过后,肾内科医生迅速组织学科会诊,经过反复研究后,决定由高标为其行动静脉内瘘术,通过手术将动脉血直接引入静脉中,把血管通道基本“封印”在表皮下,使表皮浅静脉具备足够的血流量,既能满足透析需求,又便于透析穿刺和透析后的按压止血,不仅能够有效提高透析效果,还能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风险。
在了解了手术的利弊后,李先生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要求手术。
手术日,高标没有选用非惯用手侧的上肢静脉和动脉,而是在腕关节附近行“左侧桡动脉头静脉内瘘手术”,他解释说:“首次手术在腕关节附近,是为了给以后留有余地,不能光顾着这一次手术,万一以后出现突发情况,还需要再做类似的手术,还能再往上‘走走’。”
术前标记左侧桡动脉及头静脉,术中沿左腕关节桡侧纵行切口4公分,游离出左侧桡动脉及头静脉,待充分游离头静脉后,远心端结扎,用血管夹夹住桡动脉两端,切开血管壁,修建静脉残端后,将其与动脉切口处缝合,通过触摸,可以感受到血管的搏动和震颤,手术成功。
术中将动脉和静脉进行吻合时,需要极细的缝合线,围着血管四周缝针,这非常考验术者的技术水平和耐力,“虽然这种缝合方式有点麻烦,但可以确保血管连接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尤其是在皮下,更得保证稳固性。”高标表示,李先生的手术并非首例,在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中,大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炼了手感。
大约一个月后,这条血管通路即可“投入使用”。
高标提醒,虽然动静脉内瘘是目前血透病人最优的血管通路,但堵塞、栓塞等问题并非不存在,因此要做好动静脉内瘘血管的保护、维护和监测,同时要及时发现动静脉内瘘的异常并及时处理,保护有限的血管资源,确保动静脉内瘘的安全与稳定,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可靠的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