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本事古人对自然界事物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矛盾双方的概括。
我国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把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领域,依据阴阳的对位,依存、消长、转化观点,用来说明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阴阳学说的内容是说:阴阳之间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体内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人体在生病时,这种平衡被破坏,出现了阴阳偏亢或偏衰,及阴阳失调,正如古人所云:“阴胜则寒,阳盛则热,阴虚则内热,阳虚则外寒。”从而概括说明了疾病错综复杂的病理变化。
由于阴阳偏盛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平衡,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一原则,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和作用来选择使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科 高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