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行病学:我国心力衰竭现患不容乐观 我国35-74岁的人群中,现患有400万患者;慢性心衰患病率为0.9%,慢性心衰住院30天死亡率5.4%。北京301医院对1993-2007年因慢性心衰住院的6949例患者进行病因分析,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瓣膜病和糖尿病。我国42家不同医院10714例心衰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主要死亡原因为左心功能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猝死13%。 二、心衰的病因 1.负荷过重:压力负荷过重,容量负荷过重 2.原发性心肌损害:缺血性心肌损害、心肌炎和心肌病、心肌代谢障碍性疾病 3.心衰的诱因: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体力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 三、中国心力衰竭指南2014新亮点 1.慢性心衰的流行病学、类型名称和诊断标准的修订,增加了急性心衰的内容; 2.心衰治疗的金三角概念: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不能耐受ACEI者可用ARB替代,作用类似“金三角”; 3.醛固酮拮抗剂适用从NYHA III-IV级扩大至伴有症状(NYHA II-IV级)的心衰患者; 4.推荐应用单纯减慢心率的药物伊伐布雷定;
5.CRT的适用人群从NYHA III-IV级扩大至NYHA II-IV级; 6.推荐应用BNP/NT-proBNP动态监测评估慢性心衰治疗效果; 7.提出患者教育、随访和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慢性心衰治疗的新理念——整体治疗 (一)运动训练 规律的进行有氧运动改善心功能状态和症状(I,A); 临床稳定的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治疗是有益的(IIa,B)。 (二)多学科管理方案 将心脏专科医师、基层医生、护士、患者及家人结合在一起,对患者进行整体(包括身体、心理、社会和精神方面)治疗,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改善预后。应建立这样的项目以降低心衰住院风险(I,A)。 五、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 研究表明,除了院内治疗和护理,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是心衰患者再住院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改进慢性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技能可能减少一年内40%的再入院率。何为心衰患者的自我管理?即,通过患者的行为来保持和增进自身健康,监控和管理自身疾病的症状和征兆,减少疾病对自身社会功能、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并持之以恒地治疗自身疾病的一种健康行为。患者自行遵循复杂的治疗方案,遵守健康建议,并根据医生建议修改使用药物,改变生活习惯;限盐,每日监测体重等,尽早观察到恶化的警告标志;根据这些变化,调整药物使用。 (一)自我管理需要完成3方面任务 1.疾病的治疗管理:服药、改变饮食、自我检测等 2.建立和保持在工作、家庭和朋友的新角色 3.处理和应对疾病带来的各种情绪 (二)患者需掌握的5项自我管理技能 1.解决问题的技能 2.制定决策的能力 3.获取和利用资源的技能 4.与卫生服务提供者建立伙伴关系 5.采取行动的技能 六、自我管理的支持模式 (一)健康模式 医生教授健康知识,帮助患者主动承担个体在管理自身健康过程的角色;强调采纳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早诊断;有针对地提供疾病的自我管理和照顾。 (二)公共卫生模式 以卫生服务机构 和社区提供自我管理支持为主。 七、自我管理的内容 (一)自我检测病情变化 1.每日称体重、记尿量 2.每日检查水肿的情况 3.监测运动耐量 4.监测夜间呼吸情况 5.注意有无头晕、发绀等 (二)调整生活方式 1.限钠:心衰急性发作伴有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2 g/d 2.限水:严重心衰患者液量1.5-2.0 L/d 3.营养和饮食:不宜过饱,少食多餐,低盐抵脂,高蛋白,多种维生素 4.休息和适度运动:运动量以不出现气喘、胸闷,运动后心率不超过静息时的30%为佳。 5.体重测量:每天早上同一时间段称重,进食之前、排尿之后,穿同样重量的衣服;3天内体重增长2kg以上及时就诊。体重增长持续快速增长是心衰恶化的重要警告标志。 6.戒烟戒酒 (三)服药管理 偶尔忘记服药,不要一次吃两次试图补上。 (四)随访 一般性随访每1-2月1次,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体格检查。重点随访每3-6月1次。动态监测,进行临床评估及利钠肽检查。 (五)患者教育 八、问题与展望 我国社区医疗起步较晚,可执行的医疗活动有限。系统、具体地制定和实施规范化自我管理项目将是我们思考和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