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属妇科常见疑难病,临床发病率为 20% ~ 25% ,约 20% 为生育期妇女( < 40 岁) ,且呈年轻化趋势。子宫腺肌症主要临床表现为经期腹痛、经血增多、不孕等,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药物治疗通常包括激素疗法,如口服避孕药或激素类药物,以控制月经周期和减轻症状。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手术,通过切除异位组织和粘连组织来减轻症状。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是在医学影像技术的帮助下,将适量栓塞剂注入子宫动脉,直接阻断病灶供血,使病灶自然萎缩乃至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该技术具有安全、微创、疼痛轻等优点,且可以保留患者子宫,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在众多妇产科疾病如特殊类型异位妊娠、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宫颈癌等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于有生育要求且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通过该技术可使异位的内膜病灶坏死吸收,同时正常的内膜经栓塞后侧支循环得以重新建立,从而有效缓解月经量增多和痛经等症状。已有研究表明,子宫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子宫腺肌症方面具有明显疗效,可有效改善痛经、减少子宫体积和月经量,为育龄女性提供妊娠机会。
栓塞剂种类和选择 如何保证和提高子宫动脉栓塞术的疗效一直是热点问题。选择恰当的栓塞剂对保证疗效至关重要,除了常用的中效栓塞剂如新鲜明胶海绵颗粒( gelfoam,GF) ,长效栓塞剂如聚乙烯醇( polyvinyl alcohol,PVA) 、白芨粉等外,一些新型栓塞剂如海藻酸钠微球( 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 KMG) 、达那唑海藻酸钠微球( danazol alginate microspheres,DKMG) 等也被广泛应用。栓塞剂颗粒直径是影响子宫动脉栓塞术效果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子宫腺肌症,其内层血管网较细小,外层血管网不明显。有研究表明,其栓塞效果与栓塞剂颗粒大小密切相关,为达到较好的栓塞效果,可适当选择直径较小( 300~500 μm) 的颗粒栓塞剂。
影像科 马云松 胡钰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