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冬季,医院的心梗患者会明显增加。寒冷的空气会让血管痉挛,也会导致血压不稳定,这些都会造成血管内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心梗的发生。
冠心病患者如果出现胸痛、胸闷等症状,需要警惕心绞痛症状的加重。
心衰患者如果发现冷空气刺激后,运动能力明显下降,伴随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夜间喘憋,下肢水肿等症状,需要注意心衰病情的加重。
高血压患者不管出没出现不适症状,在季节交替的时候都要每天测量血压。心血管病人如果在家中发生紧急情况,可服用急救药物。
另外气温骤降,血管收缩还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脑卒中。可以通过检查脸部是否对称,手臂是否单侧无力,讲话是否清晰等症状来进行辨别。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要争取在发病4.5小时内的“黄金治疗时间窗”进行静脉溶栓,恢复阻塞的血管,减轻脑部损伤。
随着气温降低,人们把各种御寒措施都用上了。殊不知,有些御寒措施并不科学,甚至还有可能危害健康。
误区一:喝酒可以驱寒
冬季,有些在户外工作的人员为了御寒,会采取喝酒的方式。专家说,人们在喝酒后能感到暖和,主要是酒精对中枢神经起到了暂时性麻痹作用,产生了一种错觉。
误区二:穿过厚的衣服蒙头睡觉
室内太冷了,有的人不愿意脱下层层衣服后,再钻进被窝,就穿着很厚的衣服入睡。但是,过厚的衣服会影响体表的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穿着厚衣服睡觉会使被窝内的湿度相对增加,不利于保暖。另外,睡觉时蒙着头也有害健康。
误区三:穿得越多越暖和
外出时,很多人虽然裹了厚厚的衣服,仍感觉凉飕飕的。其实,学会正确利用衣服之间的空气层来隔热,就能更舒适、更保暖。内衣穿贴身的,中间穿宽松柔软的,外衣的手腕、脚踝位置都要收口,防止热量流失。
误区四:用很热的水泡脚
很多人觉得泡脚水越热效果越好。事实上,泡完脚后,皮肤通红是毛细血管高温扩张导致,这样不仅会使皮肤干燥,还会引起体内血液循环过快,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痛头晕等症状。成年人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8℃~43℃;儿童对温度极其敏感,老年人对温度感觉迟钝,二者泡脚的最佳水温在35℃~40℃,并应当由家人先试水温,防止发生烫伤。
心电图 孙腾腾